新修霧峰鄉志-地理篇(下)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新修霧峰鄉志-地理篇(下)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0700 , 欄位Id的內容是66070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新修霧峰鄉志-地理篇(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本,聘請專家學者重新編撰,付梓問世,以期傳之久遠。
本志各篇之時間之斷限,上起開闢,下迄民國九十五年為底。共八篇,分篇出版,包含沿革篇、地理篇、社會篇、文化教育篇、政事篇、經濟篇、宗教禮俗邊、人物篇,各篇之下,依序為章、節及項。 本志地理篇分為上、下二冊,援引自日治時期起至直轄時期於霧峰區發生的水文、地理變遷、氣候環境變化,並統計歸納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對於該地理環境的影響。
本篇為下冊依據歷代地方方志紀載,說明當地原住民族之間的互動、戰爭,例如登臺莊事件、阿罩霧事件,並說明原漢之間界線的推移、彰泉分類械鬥、清朝林爽文事件。本篇第9頁起闡述有關原住民族、漢族等族群生活於此地的生活方式,如水利興築及遇到的阻礙,並介紹漢族聚落的形成與變遷、戰後鄉街聚落的發展、都市計畫。另外介紹有關霧峰區、村名的地名由來等豐富的在地原生知識。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070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B0B27D17-64A0-4D9A-B36B-9229CCCC1BD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5T15:30: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00
Id
660700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地理篇(下)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本,聘請專家學者重新編撰,付梓問世,以期傳之久遠。 本志各篇之時間之斷限,上起開闢,下迄民國九十五年為底。共八篇,分篇出版,包含沿革篇、地理篇、社會篇、文化教育篇、政事篇、經濟篇、宗教禮俗邊、人物篇,各篇之下,依序為章、節及項。 本志地理篇分為上、下二冊,援引自日治時期起至直轄時期於霧峰區發生的水文、地理變遷、氣候環境變化,並統計歸納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對於該地理環境的影響。 本篇為下冊依據歷代地方方志紀載,說明當地原住民族之間的互動、戰爭,例如登臺莊事件、阿罩霧事件,並說明原漢之間界線的推移、彰泉分類械鬥、清朝林爽文事件。本篇第9頁起闡述有關原住民族、漢族等族群生活於此地的生活方式,如水利興築及遇到的阻礙,並介紹漢族聚落的形成與變遷、戰後鄉街聚落的發展、都市計畫。另外介紹有關霧峰區、村名的地名由來等豐富的在地原生知識。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5T15:30:49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新修霧峰鄉志-地理篇(下)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18
Id:
734218
Title:
象鼻國小外牆造景
Description:
象鼻國小位於小位於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村中居民全部為泰雅族人。在2020年正式轉型為一所泰雅北勢群民族多語文教育實驗學校,以泰雅族知識為主體、融合一般教育內容的新教育型態,著重在「基礎課程」、「多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43
Id:
648643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二月小米收穫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在《臺灣蕃人風俗誌》記錄中,此祭典名為marushopushopu小米收穫祭,舉行兩天。在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的記錄中名為: boanto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3
Id:
589513
Title:
共和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共和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共和部落中的共和社區活動中心。Sawanengan部落,漢語稱做共和部落,Sawanengan為南勢阿美語,南勢的意思是指其位於泰雅族北勢群的南方,實際上這是阿美族群中最北邊的一支。S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68
Id:
648668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男子與其服飾
Description:
此圖片出自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為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男子穿著傳統布農族服飾,其照片重點為男子身上的「玻璃釦子」。
依照老照片及文獻對照後發現,此照片的背景應為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27
Id:
648527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7-1】1936年《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ブヌン族の祭と暦)
內文:臺灣布農族的「曆板」引發關注,轉眼已過了數個年頭。關於此事,儘管多少帶點個人喜好要素,但筆者認為具有雙重意義而倍受注目,一是高砂族群中,幾乎未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688
Id:
660688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沿革篇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0
Id:
272080
Title:
溫泉部落(Padrangugrang)
Description:
溫泉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位於賓茂西側2公里處,與金峰鄉歷坵村相鄰,因附近金崙溪有溫泉故稱之。分為上與下兩個部落,上部落原本為巴拉義拉義舊社的所在,位於上方臺地,巴拉義拉義(baragirag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8
Id:
272218
Title:
卡米莎度部落(Kamisatu)
Description:
卡米莎度部落居民為中央山脈南段內本鹿地區族人,日治時期因發生內本鹿事件,因此將該地區族人遷移至此地。民國50年,居住在桃源部落家族因宗教信仰衝突,遷移至本部落。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時稱為北絲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48
Id:
589548
Title:
依柏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所拍攝的是位於Ibuh部落入口,慕谷慕魚遊客中心的標示。Ibuh部落,漢語稱做榕樹部落,又音譯為依柏合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部落中的居民主要為太魯閣族人。「榕樹部落」,是因部落內有榕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95
Id:
732295
Title:
霧社國小馬賽克傳統賽德克族男女性文面圖紋
Description:
拍攝時間約為2000年。霧社國小依據漫畫家邱若龍描繪傳統賽德克族男女性文面圖紋,改以馬賽克材料施作傳統賽德克族男女性文面圖紋,賽德克族男性上下額較寬、長,女性上額從三至七條不等、臉頰較其他地區(泰
當代排灣族 十字星辰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67
Id:
734267
Title:
當代排灣族 十字星辰紋
Description:
照片中圖紋為宋海華依據傳統星形紋進行再創作。傳統星形紋有兩種,一種是由三條線條構成,一種是由四條線條構成,以這些線條交叉構成像星星的光芒而命名之。宋海華在創作時,將每一條星光再進行幾何圖紋變形,更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40
Id:
648640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一月小米播種祭(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此兩張圖案為Mangdavan家族板曆的一月小米播種祭minpinan,於農曆一月連續舉行十五天。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記載此祭叫boami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7
Id:
272047
Title:
加路蘭部落(Karoroan)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出版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書中提及加路蘭部落共114戶,總人口約284人,原住民人口有191人,佔總人口數約67%,族群比例:阿美族61%、其他6%。加路蘭部落阿美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25
Id:
630025
Title:
彰基老蘭醫生樓拆除前,已退休宣教師合照
Description:
1982,要建設彰化基督教醫院南郭醫療中心(現今之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區),要將老蘭醫生樓及老姑娘樓拆除,連宿舍前的廣場合併為建築用地。多位宣教師返回共襄盛舉,蘭大弼(後左)及魏克思醫生(後右)站立
MOC_Id:
Culture_Event163696
Id:
163696
Title:
「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海報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自民國91年12月28日至92年1月5日,舉辦為期8天的「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活動,結合金馬電影、攝影、藝術、文學等主題,舉行各式講座,暢談從過去、今日到未來的金門馬祖,並安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3
Id:
589373
Title:
固努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萬榮鄉馬遠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於Kunuan部落範圍中的馬遠國民小學大門口。Kunuan部落,漢語稱做固努安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目前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日治時期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90
Id:
685590
Title:
WARUNG INDONESIA WARKIT 我們的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這間位在轉角的小吃店由台灣老闆所開,印尼文店名WARKIT是印尼文Warung Kita的縮寫,意思是「我們的小吃店」。老闆的太太是印尼人,在高雄路竹也有一間印尼小吃店,老闆的印尼菜手藝是跟太太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9
Id:
272059
Title:
達魯瑪克部落(Taromak)
Description:
達魯瑪克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村,東臨臺東市,西接屏東縣,北為延平鄉及利嘉村,南鄰溫泉村。地理環境位在臺東平原邊緣的丘陵地帶,是大南南溪和大南北溪匯流(兩溪匯流後,稱為利嘉溪)處,距離臺東市區約三十
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2
Id:
665242
Title:
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
Description:
柯韻,廣西柳州人,父親柯仕明是廣西軍人世家,民國初年奉調滇南平亂。因此她出生在雲南省佛海縣,1947(民國36)年與遠征軍張鎮民結婚,隔年隨軍轉進滇緬邊區,同反共救國軍打了十二年游擊。1961(民
立德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7
Id:
589357
Title:
立德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魚形雕塑為Kodic部落的入口意象。Kodic部落,漢語稱做立德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鄰近的阿美族稱此地為「Kudic」,是皮膚病的意思。部落以噶瑪蘭族人為主,於清國時期自宜蘭南遷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482
Id:
671482
Title:
婦聯總會張再儀組長督導蘭陽林區支會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廿卷第六期(1970)頁尾分會工作影輯。
1970(民國59)年1月13日,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張再儀組長、劉守莊組長由婦聯會宜蘭縣分會主任委員陳林桂
當代排灣族 大花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4
Id:
734084
Title:
當代排灣族 大花紋
Description:
傳統排灣族文身圖紋中,有星形紋、類雪花紋、叉形紋、十字形紋、梅花點狀紋,此文身圖文似乎是上述傳統圖紋的創新集合。
傳統星狀紋有兩種,一種是由三條線條構成,一種是由四條線條構成,線條交叉構成像星星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3
Id:
734083
Title:
當代排灣族 陶壺+波浪+齒型+山川多樣組合
Description:
此圖紋外觀初看似排灣族圖紋,但細部出現很多變化。首先傳統排灣族並無陶壺圖紋,以陶壺形象刺紋即為現代圖紋。再來傳統的波形紋、齒形紋組合在這個圖紋中都進一步變化,波浪紋包含大小不同尺寸,呈現出立體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0
Id:
272120
Title:
篤立富安部落(Tudrivuan)
Description:
篤立富安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Tu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51
Id:
648551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4】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容:(接續)他們的生活模式,大多堅守傳統的祭祀,還有伴隨而來的飲酒活動。而酒醉之後發生的男女關係也不會受人指責。雖然和原始人類一樣,有著剛毅木訥、重視情義的個性。不過
斷崖上的蕃人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4
Id:
514584
Title:
斷崖上的蕃人
Description:
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出刊的繪葉書中,有一張名為〈斷崖上的蕃人〉註記「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與此張寫真取景相同,但人物不同。登上突出的岩石能夠遠眺整個太魯閣峽的美景,而腳下則是數百公尺的峽谷深淵。1
長屋伯公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0
Id:
264850
Title:
長屋伯公廟
Description:
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土地伯公的信仰為生活的一部分。其祭拜和祖先的祭祀連成一氣,早晚一柱清香是例行公事,每個人均可趨前上香奉茶,每座伯公仍有其特定的祭祀圈。長屋伯公廟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永興一街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705
Id:
732705
Title:
馬騰嶽攝影師再訪太魯閣族文身耆老田阿貴
Description:
在1998年出版泰雅族文面圖譜之後,2002年作者馬騰嶽再訪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文身耆老田阿貴全家,留下合影。該書作者馬騰嶽,深入位於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內、目前台灣所有的泰雅族部落後,尋訪了250位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60
Id:
64856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7】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這些繪文字所記錄的是曆法、歌謠、公告、會計紀錄、墓碑、傳記、請願書、人口調查表、情書。原本原始民族,是以睡覺次數來計算天數;以月亮的盈虧來算月份;以穀物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9
Id:
589369
Title:
馬里巴西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明利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在Maribasi部落內的明利活動中心。Maribasi部落,漢語稱做馬里巴西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馬里巴西部落原本稱為「塔加汗」(Takahan)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2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4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19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29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4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