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的風俗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的風俗族群與語言

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的風俗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4588 , 欄位Id的內容是51458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的風俗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在阿美族的文化中,不同年齡階層必須穿不同的服飾,而其中散居縱谷內的阿美族又可以分為北中南三大系統,以顏色作為區別。花蓮平原地區的阿美族主要以紅黑白三色為主,南部阿美則是融入了卑南族服飾的形制,披上有各色的霞披,以黑、紫紅、黃、綠、紅為主要顏色。原先北部系統的南勢阿美群主要是以黑色為主,但在戰後勞軍的風潮下,族人率團到各地進行演出並改良服飾,因此今日才造就南勢阿美的服飾由黑轉紅的情況。從此張繪葉書(明信片)中婦女們所盛裝的穿著可知,相片中的婦人們為花蓮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繪葉書下方標示著〈臺灣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風俗〉,由森脇日進堂發行,在日治時期以阿美族婦女為題材的繪葉書相當多。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458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C4D1D70C-E086-42C7-9AA5-5FE908F8647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2:33:1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8

Id

514588

Title

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的風俗

Description

在阿美族的文化中,不同年齡階層必須穿不同的服飾,而其中散居縱谷內的阿美族又可以分為北中南三大系統,以顏色作為區別。花蓮平原地區的阿美族主要以紅黑白三色為主,南部阿美則是融入了卑南族服飾的形制,披上有各色的霞披,以黑、紫紅、黃、綠、紅為主要顏色。原先北部系統的南勢阿美群主要是以黑色為主,但在戰後勞軍的風潮下,族人率團到各地進行演出並改良服飾,因此今日才造就南勢阿美的服飾由黑轉紅的情況。從此張繪葉書(明信片)中婦女們所盛裝的穿著可知,相片中的婦人們為花蓮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繪葉書下方標示著〈臺灣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風俗〉,由森脇日進堂發行,在日治時期以阿美族婦女為題材的繪葉書相當多。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2:33:1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花蓮港附近的生蕃婦人的風俗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815
Id: 755815
Title: 桃園客家專刊─尋客《Meet Hakka》第31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2年9月出版,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電子書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英文「MEET」有相遇、遇見、連結之意,希望透過匯集、聚集桃園客庄人、事、物,讓多元客家族群在此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886
Id: 661886
Title: 清末盛裝的少女
Description: 清末盛裝之少女,可見民國前昔日臺灣人之一種不同裝扮。 「大襟衫」,是一種中式早期服飾,衣襟右掩前胸,延續漢族傳統的「右衽」。剪裁方式也遵循中式平面剪裁,直到接觸西方洋服以後,才有一些腰身、喇叭袖等

MOC_Id: Culture_People732329
Id: 732329
Title: 排灣族 何子召
Description: 排灣族名:Guljivangraw Tjaraqidis。出生來義鄉南和村的家給拉提斯(Tjaraqidis)家族。2020年8月18日,在當時90歲的曾祖母何月美(Djupelang Tjara

MOC_Id: Culture_Object475755
Id: 475755
Title: 壽豐鄉米棧大橋合影
Description: 壽豐鄉米棧大橋上合影,照片提供者為月眉村居民洪阿蘭女士(照片左),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拍攝地點為壽豐鄉米棧大橋,拍攝時間約1985年(民國74年)左右,為米棧大橋剛建設完成時,洪阿蘭女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2
Id: 272122
Title: 愛國蒲部落(Tjukuvulj)
Description: 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50
Id: 485350
Title: 找治好牛的藥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圖像為以前放牛的畫面。故事主人吳玉梅,1941年生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9
Id: 685639
Title: 蕭泰太泰式料理
Description: 蕭泰太店面位置非常顯眼,是安和路一帶少數的泰式餐廳之一。店裡是由來自台灣的老闆和來自泰國的老闆娘一起經營,所以裡面賣的每道菜都是道地的泰國口味。從2016年開始經營以來,曾經中途歇業一段時間,後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1
Id: 272111
Title: 都達卡斯部落(Tjudjaas)
Description: 都達卡斯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鄉道東63線上,鄰近新興村衛生室和新興國小附設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8
Id: 272258
Title: 卡地布部落(Katatipul)
Description: 卡地布部落位於知本里1至23鄰。東為射馬干大排水、利嘉溪,西為建業里、建興里,南為知本溪、太麻里鄉,北為建和里。西北側為射馬干山,內設知本國小、知本派出所,知本路二段為主要道路。因地形似崖命名Toka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178
Id: 283178
Title: 巫雙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巫雙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巫雙妹為新竹遷徙至東部玉里居住之移民,最後又遷徙至豐田。可以看見整個台灣的「島內二次移民」路徑與過程。另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56
Id: 734256
Title: 當代排灣族 太陽紋+山川紋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太陽紋為傳統太陽紋的再創作。傳統太陽紋(pinaruqadav)首先凸顯太陽的本體,在此圖紋中特別以漸層點紋呈現太陽。傳統太陽紋並以四象十字紋呈現太陽光芒,則此圖紋再加強四象太陽光芒紋的呈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0
Id: 589630
Title: 永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吉安鄉永安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永安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吉安鄉永安社區活動中心。Sirakesay部落,漢語稱為永安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永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處原屬太昌村甘園,原本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89
Id: 648689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巫師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於1935年的《臺灣蕃界展望》第45頁,為日治時期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祈禱及祭祀相關舊照片。圖為祈禱,並以茅草葉治療疾病。 瀨川孝吉《臺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則標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482
Id: 671482
Title: 婦聯總會張再儀組長督導蘭陽林區支會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廿卷第六期(1970)頁尾分會工作影輯。 1970(民國59)年1月13日,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張再儀組長、劉守莊組長由婦聯會宜蘭縣分會主任委員陳林桂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8
Id: 222378
Title: 三月:Masu 小米-小米的嘗試
Description: 2017寒假之初,我看見Apyang騎著摩拖車,拿著一袋麻袋,叼著菸,呼叫我說:「這是你要的紅藜、小米種子。」說完他就帶著一袋種子去找下一個要種子的人,我興奮地看著小米及紅藜種子。與家人商量後我開始跟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8
Id: 630008
Title: 蘭醫生樓前廣場有兒童主日學女生一起跳舞
Description: 蘭醫生樓前面有一片廣場,隨著時間不同有不同的功能演變,這張照片中記錄的是1960年代中期在廣場上進行兒童主日學女生舞蹈教學的情景。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99
Id: 732299
Title: 蔡英文總統造訪太魯閣族文身耆老林智妹
Description: 2021年2月21日原居花蓮縣山里部落的賽德克族文面耆老林智妹,族語名為Ipay Wilang,因年事已高晚年移居新北市中和,由其女兒林朝花協助照護。總統蔡英文得知文面耆老的故事時,林智妹Ipay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662
Id: 669662
Title: 介紹本屆省議員候選人呂錦花女士
Description: 〈成功歸于努力的人〉,毅力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七期(1960)頁18至頁19。 國民政府遷台後,呂錦花(1909-1981)先於1951(民國40)年成立「臺灣省保護養女委員會」,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21
Id: 589621
Title: 歌柳灣部落前方牆面彩繪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歌柳灣部落前方牆面彩繪意象。Cikeliwan部落,漢語稱為歌柳灣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這是個新興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民國76年(1987)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7
Id: 672067
Title: 金城幼稚園稚園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二卷第四期(1971)頁尾分會工作影輯,拍攝時間11月4日。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是日上午七時搭乘專機前往金門展開六小時勞軍訪問團,團員包含婦聯會皮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1
Id: 732301
Title: 太魯閣族文身耆老林智妹獲贈iPad
Description: 2021年4月13日原居花蓮縣山里部落的賽德克族文面耆老林智妹,族語名為Ipay Wilang,因年事已高晚年移居新北市中和,由其女兒林朝花協助照護。該年度2月21日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長李永得部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8
Id: 272178
Title: 南溪布農部落(Nadan)
Description: 南溪布農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19鄰,南溪位於海岸山脈,因山谷地形與鄰近的樟原村與水母丁溪為分界,北屬樟原村,南為三間村,而南溪地名則為「溪以南之地」而來。水母丁溪兩支流流經南溪一帶匯聚,造成當地地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3
Id: 272053
Title: 初鹿部落(Ulivelivek)
Description: 初鹿部落位於臺9線上,距離臺東市區約十五公里。初鹿的地名與「鹿」無關,從卑南語muriburibooku簡化而來,意指「山間無風之地」、「四面環山且天氣穩定之地」,另一說法為「潮溼」之意(因為舊社巴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1
Id: 514581
Title: 捕魚祭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為花蓮美崙溪口,時間約在1930年代,呈現花蓮昔日阿美族「捕魚祭」的盛大景況。由於阿美族人生活的區位大多臨海或鄰近溪流,所以捕魚對於阿美族是重要的食物來源,這樣的飲食文化也成為了祭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4
Id: 589414
Title: 拉加善部落集會所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所拍攝的拉加善聚會所的門口。Langas部落,漢語稱做拉加善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在《臺東洲採訪冊》中所記載的「人山仔社」就是今日的拉加善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4
Id: 512274
Title: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討伐軍第二守備隊主力部隊越過屏風山南稜,5月31日抵達托博闊社。位於托博闊社與魯比合流點間的孫墨克社,太魯閣語意指「很多跳蚤」,6月4日深夜遭到日軍偷襲,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7
Id: 589637
Title: 那荳蘭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文物館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那荳蘭部落中的阿美族文物館。Natawran部落,漢語稱做那荳蘭部落,為阿美族南勢阿美亞群七大古部落其中之一,所謂南勢阿美,南勢的意思是指其位於泰雅族北勢群的南方,實際上這是阿美族群中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0
Id: 732220
Title: 日治泰雅族男女(馬力巴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男女的額紋都為單列、寬幅、短額紋,女子頰紋為寬幅、角度大,是馬列巴群的特有形式。馬力巴群位在南投仁愛力行、發祥地區,此區域的服飾多以長袖長衣為定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3
Id: 264833
Title: 福德宮
Description: 「土地公」一詞有「福德正神」等等不同的稱呼,客家人則稱為「伯公」。位於花蓮市國富里市八市場的福德宮,牆面之上香說明,有全市土地公廟僅見之「伯公」用詞。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42
Id: 732242
Title: 日治賽夏族屋內共食
Description: 此為日治時期照片。圖中一群賽夏族壯士在屋內共食。最左一位男子額上有清楚文身,並有多位壯士有拔左右兩側側門齒。此屋舍為平地竹屋,為居住在淺山地區的賽夏族常見的住居形式。以竹材為主,屋頂覆蓋茅草,建築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1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