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族群與語言

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2124 , 欄位Id的內容是27212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積相當有限。大竹村在排灣語為Tjatsuqu,意為「茄冬樹」,當時有許多茄冬樹在此。富南部落也於西元1981年遷徙至此。斯卡拉比部落範圍為12、13鄰。
原民會於2018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內容收錄746個部落原民會所核定之部落,作品中將部落定位標示清楚,且詳細寫出部落資訊,配合地圖與實地照片,並能以5種方式檢索。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212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0CB88E2-E5C1-4B62-9D02-B10311C39A9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1-06T15:37:0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4

Id

272124

Title

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

Description

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積相當有限。大竹村在排灣語為Tjatsuqu,意為「茄冬樹」,當時有許多茄冬樹在此。富南部落也於西元1981年遷徙至此。斯卡拉比部落範圍為12、13鄰。
原民會於2018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內容收錄746個部落原民會所核定之部落,作品中將部落定位標示清楚,且詳細寫出部落資訊,配合地圖與實地照片,並能以5種方式檢索。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1-06T15:37:08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90406
Id: 590406
Title: 仁和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仁和部落內的顯著標的物: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Isaetipan pahikukian部落,漢語稱做仁和部落,位在花蓮縣吉安鄉仁和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4
Id: 272214
Title: 巴喜告部落(Pasikau)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園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8
Id: 272138
Title: 野銀部落(Ivalino)
Description: 野銀部落位於臺東縣蘭嶼鄉東邊一隅,西元1932年(昭和7年),日本人設立東清蕃童教育所,鄰近的朗島、東清、野銀三個部落的學童都就讀於此,西元1946年(民國35年),成立了「紅頭嶼鄉公所」,並於同一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65
Id: 665165
Title: 督導陸軍第二軍團分會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三卷第四期(1962)頁首(南部)機關分支會督導留影。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率領張再儀組長及李萼在八天內走遍了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82
Id: 512282
Title: 完成任務的「托魯閣蕃人隊」與第二守備隊告別返回原部落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1914年(大正3年)6月3日,配置在第二守備隊之下的「托魯閣蕃人隊」,完成日軍雇用任務後與司令官萩野末吉少將在幕舍前互向告別。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15
Id: 648515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5-6】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Description: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這也許就是我們認為原住民不足之處。然而,他們卻知道1年12個月,而且第5年若不設定13個月(陰曆),就與季節不符合。 布農族原自臺中州竹山郡社寮庄來到夾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66
Id: 648566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9】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製作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的繪曆的創作者為臺中州新高郡領地的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的Laung Mangdavan,他是布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60
Id: 733360
Title: GASUM(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
Description: GASUM於2015年5月15日成立於臺中公園,全名為Gabungan Anak Sumbawa di Taiwan,意思是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松巴哇(Sumbawa)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Nus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00
Id: 506000
Title: 幽靜的蕃社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昭和7年(1932)馬太鞍社內幽靜純樸的景象。在日治時期,陸路與東線鐵道的開通,使原先南北往來不易的縱谷內,人、物流開始快速流通。蕃社內也漸漸開始出現純日本式的建築與本島式的家屋被建造起,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2
Id: 589302
Title: 崙山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崙山部落入口,可看見其部落導覽圖。Dauqpusan部落,漢語稱做崙山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崙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18世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0
Id: 272170
Title: 新武部落(Samuluh)
Description: 新武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海端村,是海端鄉最西側的部落。新武部落的新武橋在三條溪〈大崙溪、霧鹿溪、武拉庫散溪〉交會處。早期大崙溪沿岸有許多布農族聚落散布。西元1912年設有「番務官吏駐在所」,西元191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9
Id: 222379
Title: 四月:Ptasan遷徙與上帝-那些紋面老人的故事
Description: 小時候第四鄰有很多的紋面老人,他們住在矮小的房子,我爸爸的印象裡,支亞干大道與支亞干後街種滿箭竹作為區隔,靠山的那面平地都是Slaq(水田),那時候第四鄰的Kmhiyang(歌馬黑洋社)與 Kpihi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0
Id: 589300
Title: 露埔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南村辨公室旁廣場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在富南村辦公室旁,Lupo部落的一座廣場。Lupo部落,漢語稱做露埔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富南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部落舊名「冷

MOC_Id: Culture_Place145403
Id: 145403
Title: 豐坪徐宅
Description: 本戶民宅為客家族群,遷徙自苗栗。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家戶故事與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2
Id: 589352
Title: 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在海岸的雕塑群為新社部落的街景。Paterungan部落,漢語稱做新社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噶瑪蘭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新社部落最早為清光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51
Id: 142051
Title: 溪口彭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族群,堂號穎川堂。雖家族姓彭,但是祖先牌位寫姓陳。其緣由是因為過去要搭船來到台灣石,該艘船是彭姓親族所有,於是先輩便將自己的姓氏更改為彭。但後代仍然祭祀陳姓的列祖列宗。 本資料為基於2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3
Id: 670703
Title: 影劇六村工作隊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一萍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七期(1965)頁10至頁11。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海軍分會基隆支會陳章主委為關懷基隆區海軍幼兒教育,特將該支會所屬支建國、崇實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59
Id: 734259
Title: 當代排灣族 胸紋流線變形
Description: 北里排灣族人,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及胸部。 排灣族傳統年代,貴族男子會刺上結合百步蛇紋、齒形紋、波浪紋的臂紋,但圖形與手臂平行,且線條皆為描線、不塗實心。此圖紋為男子與文身師共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00
Id: 660700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地理篇(下)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7
Id: 272087
Title: 隆興部落(Cipurungan)
Description: 隆興部落位於臺東縣關山鎮里壠里,關山火車站南方約1公里,即省道臺9線約346.5公里處,在鐵道東側自成一小聚落,亦名為「鐵路下」,現主要分布於30至33鄰。戰後始有來自雷公火社阿美族人的遷入,原隸屬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7
Id: 665247
Title: 婦聯空軍分會婦社屏東凌雲三村幼稚園第九屆畢業留念
Description: 這是婦聯空軍分會附設屏東凌雲三村幼稚園畢業紀念照,拍攝時間1975(民國64)年7月20日。 1965(民國54年)前後,為了因應現代科技進步及機逐漸的大型化,屏東機場南機場基地擴大建設,開始辦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5
Id: 272185
Title: 烏石鼻部落(Cidatayay)
Description: 烏石鼻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12至14鄰,西元1879年至西元1882年,阿美族人抵達今日的烏石鼻西南方山坡上,居住在後方的西側靠近溪流的高地,與加禮宛族共同居住,日治時期被遷徙至現居地。地名由來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8
Id: 589418
Title: 北埔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Hupu部落,漢語稱做北埔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昔稱「鵲仔埔」。樹林腳一帶太魯閣族語稱為「須美奇」。老北埔部落阿美語稱「Kopo」,現為Kupu,漢音轉成「北埔」。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44
Id: 589544
Title: 格督尚部落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看見寫著「各都尚」的石柱,拍攝於格督尚部落的入口。Kdusan部落,漢語稱做佳民部落,或音譯為格督尚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Kdusa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2
Id: 272052
Title: 常德部落(Sihodingan)
Description: 常德部落位在臺東市豐榮里中部的15~28鄰及豐谷里3鄰,太平溪右岸,北側鄰近東海里,東側為新興里,南側臨近太平洋,西側則是豐谷里。中華路、臨海路(臺11線)、仁義北路等為部落內部的重要道路。部落內也有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70
Id: 64857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11】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身為祭司的他們,依據此繪曆,擇日決定各項儀式活動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還特別設一房間,以規定的方式,慎重舉行。當然,這房間除了此家族的人,其他人是不准進入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70
Id: 514570
Title: 持弓抽煙斗的男子
Description: 抽菸斗為過去臺灣原住民族不分男女的愛好,除蘭嶼雅美族外,幾乎每個族群都有形式相似的菸斗,差異僅在雕刻的花樣不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探險家與日人深入原住民部落時,他們發現菸草幾乎已是臺灣原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9
Id: 648429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4-4】1934年11月1日〈布農族的繪曆〉
Description: 布農族的繪曆 內容:(接續)家族世代皆為蕃社的祭司,父親Laung Mangdavan(金茂山,ラオンマグラバン)47年前由巒大社的小社Katoguran社移居過來,同時成為Qanituan(加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41
Id: 733341
Title: KFIT(在臺印尼攝影師家族)
Description: KFIT是源自嘉義的印尼移工攝影社團,全名Keluarga Fotografer Indonesia Taiwan Chiayi(嘉義在臺印尼攝影師家族),成員約40名。KFIT成立於202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2
Id: 514602
Title: 臺灣花蓮港的布農族蕃男
Description: 葉柏強在《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中指出,雖然該照片名為「花蓮港布農族蕃男」,但從穿著判斷應該是阿美族人,且這樣的穿著應該是平時工作時的裝扮,而非盛裝。兩旁蹲下的男性身上的毛絨布料為阿美族男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6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7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2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7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