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裡李宅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豐裡李宅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141952 , 欄位Id的內容是14195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豐裡李宅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戶為閩南族群,從高雄、屏東搬遷來到豐田。以農為業,為豐田地區著名的有機農夫。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家戶故事與遷徙基礎資料、族群融合為重點,該筆家戶資料內容如下:
透天厝
獨棟透天厝
閩南人
受訪者十歲時隨父母親搬來豐田,太太娘家在高雄。
做生意
早期太太在自家門擺攤賣菜,生有2女1男
務農
現夫妻做有機蔬菜及水果
大家庭
三代同堂,父母、夫妻及三位小孩共七人。
個人故事
只要注重養生餐的有心人,大都會知道壽豐鄉有位種有機無毒的李家豐,他就住在豐裡村,大約十歲時,跟著父母搬來這裡,讀豐裡國小,算是豐里客家庄裡,少有的『河洛人』。
到了成家立業後,就一直待在故鄉從事農業,在88年期是第一位在壽豐鄉得到有機認證的優秀農民,現所種植不僅有葉菜類的蔬菜,也嘗試很多新品種的水果、瓜果類,有機無毒的推廣是要高於一般蔬菜水果的成本及人工,但他扔堅持繼續的走下去。
民間信仰
ㄧ般拜拜
祭祖
清明節回屏東
宗教文物
符咒:貼在門簾旁
特殊佈置
自己栽培的各式蕃茄照片、綠色盆栽、全家照片、自然農法農地認證
古早家具
古早桌椅:長方桌
玉石類擺設
風景石
古文件資料
舊門牌:多6鄰,郵遞區號974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41952&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BA77E650-0705-4120-9E7D-FCFFA2D3FB8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7T19:13:1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52
Id
141952
Title
豐裡李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閩南族群,從高雄、屏東搬遷來到豐田。以農為業,為豐田地區著名的有機農夫。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家戶故事與遷徙基礎資料、族群融合為重點,該筆家戶資料內容如下: 透天厝 獨棟透天厝 閩南人 受訪者十歲時隨父母親搬來豐田,太太娘家在高雄。 做生意 早期太太在自家門擺攤賣菜,生有2女1男 務農 現夫妻做有機蔬菜及水果 大家庭 三代同堂,父母、夫妻及三位小孩共七人。 個人故事 只要注重養生餐的有心人,大都會知道壽豐鄉有位種有機無毒的李家豐,他就住在豐裡村,大約十歲時,跟著父母搬來這裡,讀豐裡國小,算是豐里客家庄裡,少有的『河洛人』。 到了成家立業後,就一直待在故鄉從事農業,在88年期是第一位在壽豐鄉得到有機認證的優秀農民,現所種植不僅有葉菜類的蔬菜,也嘗試很多新品種的水果、瓜果類,有機無毒的推廣是要高於一般蔬菜水果的成本及人工,但他扔堅持繼續的走下去。 民間信仰 ㄧ般拜拜 祭祖 清明節回屏東 宗教文物 符咒:貼在門簾旁 特殊佈置 自己栽培的各式蕃茄照片、綠色盆栽、全家照片、自然農法農地認證 古早家具 古早桌椅:長方桌 玉石類擺設 風景石 古文件資料 舊門牌:多6鄰,郵遞區號974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
2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7T19:13:19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豐裡李宅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0
Id:
630010
Title:
連瑪玉與日月潭邵族少女一起跳舞合影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除了上山外,也常到海邊、或是日月潭遊玩。這張照片是蘭大弼一家人於1965年連瑪玉返回台灣旅行並停留一年時,陪伴她前往日月潭旅遊,在日月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7
Id:
734077
Title:
鎮西堡教會牆外射日男子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神話傳說故事「射日傳說」,原圖像源自霧社事件漫畫作者邱若龍,經授權後繪製於教會。記錄著泰雅族遠古時代曾生活在有兩個太陽的痛苦之下,為求族群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2
Id:
672052
Title:
大鵬七村辦公室及周邊建築
Description:
1965 (民國54)年,屏東機場基地擴大建設,將機場內健康里、二愛里及光明里三個里遷移重新整編,而機場內一部分眷村理移的位址選定了機場外,也就是屏東市的「六塊厝」地區。該區「大鵬七村」和「凌雲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4
Id:
732224
Title:
日治泰雅族家庭(北勢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泰雅族成年男女都有額紋,老年婦女有頰紋。居住於大安溪流域的泰雅人稱自己為Liyung-Painux,清政府命名為「北勢群」,以有別於大甲溪之「南勢群」。Liyung-Painux意為「洶湧的
泰武鄉志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480
Id:
731480
Title:
泰武鄉志
Description:
泰武鄉為屏東縣山地原住民鄉,居民為排灣族。在2014年出版的泰武鄉志中,卷四社會志第一章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第五節為紋手習俗。紋樣,有代表管理權的人形文,有代表尊貴的太陽文,有代表土地與部落的齒紋圖
宜利通訊行 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4
Id:
685634
Title:
宜利通訊行
Description:
宜利通訊行的招牌和店鋪外觀讓人不易分辨是服務哪國顧客為主,但走進裡面、看見牆上掛的泰皇照片和供奉的佛像,很快就會發現是泰國老闆開的店。這間店雖然名為通訊行,但店裡賣的多是泰國雜貨,老闆Pi Nik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5
Id:
589415
Title:
拉基禾幹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立富源國民中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在拉基禾幹部落範圍內的富源國中入口標示。Lacihakan部落,漢語稱做拉基禾幹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興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拉基禾幹部落為位在富興社區南緣溪畔的聚落,因盛產杜虹(Ch
文面女子縫衣服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72
Id:
732372
Title:
文面女子縫衣服
Description:
2022年5月19日拍攝於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公園,為復興區公所為宣傳區內人文風景辦理「印象.復興」活動,藉由耆老前往部落文化健康站活動身體之時,同時鼓勵耆老族人拿起畫筆,用自己最有感的印象畫下對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3
Id:
272213
Title:
瓦岡岸部落(Vakangan)
Description:
紅葉村標高325-370公尺,早期為卑南族北絲鬮社的活動範圍,位於鹿野溪下游左岸,昔稱wakagan(vakangan,直接譯音為瓦崗),據傳原係卑南族人名。當時布農族人與卑南族人相互敵對而常在此地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473824
Id:
473824
Title:
林耀馨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林耀馨製作,彭瑞楠構圖。採訪者為曾玉心,並由社團法人花蓮縣光復鄉老人會採錄。林耀馨先生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
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材質製作,以白膠黏貼至畫布上。數
越台愛心協會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85996
Id:
685996
Title:
越台愛心協會
Description:
越台愛心協會是前越南移工范草雲創立的社團,專為在台灣遇到工殤事件的越南移工提供援助服務,除了協助就醫、募款、處理勞資糾紛,也會為在台意外身故的越南移工辦喪事,聯繫家屬送骨灰回越南。范草雲也是紀錄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0581
Id:
260581
Title:
找回歷史的音軌-Lohi lohi
Description:
ߔ?【勒巴彥意識專輯】「Lohi Lohi 」ߔ?
《Lohi Lohi 凝聚部落的人 齊來歡樂跳舞!》
詞曲:鄭豐榮 編曲:吳以諾 演唱:方惠恩、吳以諾、鐘燕鈴、余玉華、高美蘭、陳思旋、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88
Id:
685588
Title:
WARUNG POJOK 轉角小吃店
Description:
轉角小吃位在西華街和北忠街交叉口之間,老闆是來自西爪哇的印尼姊姊阿妹(Ame),中文非常的流利,雖然店內牆上的菜單只有印尼文,但店員都能用簡單的中文溝通。這裡有印尼店常見的自助餐,計價方式視菜色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9
Id:
272189
Title:
阿度蘭部落(Etolan)
Description:
阿度蘭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意思為石頭很多的地方,該名詞的來由為atol,亦即為「堆石」、「砌石為牆」、「以疊石為牆」之意(也有地震之意),是一個典型的卑南阿美群的阿美族大部落。部落族人隸屬阿美族卑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3
Id:
272043
Title:
新馬蘭部落(Fukid)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出版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書中提及新馬蘭部落位在臺東市南榮里東南方的7、12~14鄰。部落西北方為大橋部落,東南方為新生里,西南方為更生路(臺9線),東北方為馬亨亨
小雅越南美甲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6
Id:
686006
Title:
小雅越南美甲
Description:
小雅越南美甲座落在安南區的台南果菜批發市場第8棟,這裡是台南最大的菜市場,佔地20公頃,共有八棟賣場,位於最邊間的第8棟大多是賣衣服、零食、雜貨、咖啡的攤位,相較其他販賣生熟食的賣場,第8棟的食物
克奧灣部落活動中心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39
Id:
589539
Title:
克奧灣部落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Qowgan部落,漢語稱做加灣部落,或稱克奧灣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加灣部落舊稱「卡烏灣」,為「大竹子」之意,後譯為加灣。原屬於佳民村,民國42年與三棧部落並為一村,初名為加灣,後改為景美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46
Id:
733346
Title:
XTC Cirebon(XTC 井裡汶電動車隊)
Description:
井里汶坐落在印尼爪哇北海岸,西爪哇和中爪哇各省之間的邊界,當地方言及文化融合巽他族和爪哇族的特色,這裡也是臺灣許多印尼移工的原鄉,其中以漁工為多。
井里汶的移工來到臺灣,在2017年5月21日成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66
Id:
648566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9】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製作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的繪曆的創作者為臺中州新高郡領地的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的Laung Mangdavan,他是布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0
Id:
589430
Title:
森榮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森坂步道入口處
Description:
Cilo’ohay部落,漢語稱做森榮部落,位在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教堂森榮部落的天主堂,就位在森坂步道的入口。森榮里在日治時期是林業開發興盛地區,吸引福佬人、客家人與阿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81
Id:
222381
Title:
六月:Tmukuy小米的強勢回歸-Payi Biyuq的小米田
Description:
Masu在2017的春天重新回到支亞干。Payi Biyuq種植的小米田讓大家印象深刻,金黃色的小米簇擁著生長,形成美麗景象,她說這次在gnbabaw(間拔)的時候捨不得拿掉太多,所以小米長得比較茂密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87
Id:
732287
Title:
2000泰雅爾兒女迎千禧2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於1999年12月31日至2000年1月1日泰爾兒女迎千禧活動是首度在宜蘭縣大同鄉崙埤部落,也就是該鄉鄉公所所在地舉辦在地意味濃厚的跨年活動。以「文化傳承」概念作為泰雅族文化從20世紀邁向
花蓮港蕃人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3
Id:
514603
Title:
花蓮港蕃人
Description:
葉柏強在《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中指出,照片中的原住民是比較少見的阿美族男士群像,且這樣的穿著應該是平時工作時的裝扮,而非盛裝。阿美族主要分為三大系統,北部為南勢阿美;中部為秀姑巒阿美,受
MOC_Id:
Culture_Event731048
Id:
731048
Title:
刻在臉上的族譜-泰雅族文面文化特展
Description:
為馬騰嶽專書《泰雅族文面圖譜》的攝影展。文面,曾是泰雅族人一生中必經的成年禮,也是昔日部落文化最深沉的核心。自遠古時代,泰雅族人遷徙至台灣開始,文面文化可能已在這座島嶼上,傳承了5000年之久。西
巴族耶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8
Id:
589298
Title:
巴族耶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綠意盎然的街景是Pacuya部落的街景。Pacuya部落,漢語稱做巴族耶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吳江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二次世界大
蠟染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3
Id:
560023
Title:
蠟染
Description:
蠟染(Batik)是印尼的國寶級工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民國98年(2009)將蠟染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印尼政府將10月2日定為「印尼蠟染節」,倡導社會大眾在每週五穿上蠟染製
MOC_Id:
Culture_People650066
Id:
650066
Title:
黃錦宏
Description:
照片為受訪者黃錦宏,拍攝地點為黃錦宏自宅,拍攝時間為2021年(民國110年)2月1日。
1980年(民國69年)五月十日黃錦宏出生在印尼的加里曼丹(Kalimantan,又稱婆羅洲島),家中加
溪口部落文化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0
Id:
589520
Title:
溪口部落文化聚會所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溪口部落文化聚會所門口。Kiku部落,漢語稱做溪口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昭和12年(1937),日本政府以Mociky、Taokak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9
Id:
732209
Title:
日治臺灣屈尺蕃人(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但許多部份上錯顏色,如綠色。圖中右側無綁腿者為泰雅族男子,左側有綁腿者為泰雅族女子。相片中男子有文面。此照片為人像式攝影,如中間男子肩上扛著已曬
當代排灣族 人形紋變形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7
Id:
734097
Title:
當代排灣族 人形紋變形
Description:
此圖紋為人形紋變形,尤其強調頭上的插花,但減低其身軀與四肢的具象,使得此人形非常活靈活現,跳脫傳統人形紋簡單的形式,非常有趣。
在傳統排灣族手紋,人形紋只能被文在貴族的手上,並且根據貴族的地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3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1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5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0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17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