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文獻解讀-3】1930年6月22日《星》族群與語言
「【日文文獻解讀-3】1930年6月22日《星》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48424 , 欄位Id的內容是64842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日文文獻解讀-3】1930年6月22日《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標題:由原住民創作的祭事曆
內文:(前略)隨信寄上的雕刻為當地山岳展覽會陳列的一種原住民記錄,可以稱為「原住民曆」,非常少見。因此寄上副本,雖然價值不如天文上的大發現,但請參考另紙說明的來歷與解說。
1930年6月22日
都說「山中無曆日」,居住於山中的原住民絕對沒有記載曆書的習慣,只能依據結繩的數量、月亮的圓缺來判斷「今夕是何夕」。然而臺中洲新高郡加年端社的頭目Talum Mangdavan(タロムマグラバン)擔心祖先長年舉行的儀式可能會日漸怠忽,甚至就此中斷而無法正確地傳承給子孫。因此決定根據父親Laung Mangdavan(金茂山,ラオンマグラバン)的記憶,想方設法將每年舉行的儀式記錄下來,用心完成此祭事曆,或稱蕃人曆。現存品由Talum Mangdavan數年前親手雕刻於長三尺、寬三寸五分的木板上。前年(1923年)Talum Mangdavan過世後,現存品成為其親兄長Qaisul Mangdavan(金瑞斌,カイスルマグラバン)的傳家之寶。關於此創作,附近的原住民表示:自古以來,我們原住民從來沒有人製作這樣的記錄。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他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又加以實踐,才會英年早逝吧。
本篇關於祭事曆的文獻,出自於日本京都大學1930年7月25日《星》(星(1930),6: 10-15),作者為松本武男。
圖片為依照原文獻排版所做的翻譯版本。
譯者:黃淑芬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48424&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E8E516BB-C7B8-474A-A871-F82962227A7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6:24:1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4
Id
648424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3】1930年6月22日《星》
Description
標題:由原住民創作的祭事曆 內文:(前略)隨信寄上的雕刻為當地山岳展覽會陳列的一種原住民記錄,可以稱為「原住民曆」,非常少見。因此寄上副本,雖然價值不如天文上的大發現,但請參考另紙說明的來歷與解說。 1930年6月22日 都說「山中無曆日」,居住於山中的原住民絕對沒有記載曆書的習慣,只能依據結繩的數量、月亮的圓缺來判斷「今夕是何夕」。然而臺中洲新高郡加年端社的頭目Talum Mangdavan(タロムマグラバン)擔心祖先長年舉行的儀式可能會日漸怠忽,甚至就此中斷而無法正確地傳承給子孫。因此決定根據父親Laung Mangdavan(金茂山,ラオンマグラバン)的記憶,想方設法將每年舉行的儀式記錄下來,用心完成此祭事曆,或稱蕃人曆。現存品由Talum Mangdavan數年前親手雕刻於長三尺、寬三寸五分的木板上。前年(1923年)Talum Mangdavan過世後,現存品成為其親兄長Qaisul Mangdavan(金瑞斌,カイスルマグラバン)的傳家之寶。關於此創作,附近的原住民表示:自古以來,我們原住民從來沒有人製作這樣的記錄。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他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又加以實踐,才會英年早逝吧。 本篇關於祭事曆的文獻,出自於日本京都大學1930年7月25日《星》(星(1930),6: 10-15),作者為松本武男。 圖片為依照原文獻排版所做的翻譯版本。 譯者:黃淑芬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6:24:16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日文文獻解讀-3】1930年6月22日《星》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8
Id:
630018
Title:
蘭大弼在蘭醫生樓二樓陽台躺著看書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是蘭大弼醫生於1975年代夏天的午後,在蘭醫生樓二樓陽台享受陽光下閱讀的情景。
蘭醫生樓是英國長老會為了滿足蘭大衛醫生與連瑪玉結婚後所需的住宿需求,籌募經費在彰化南郭興建的院長宿舍,為兩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1
Id:
589641
Title:
七腳川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七腳川事件紀念碑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七腳川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七腳川事件紀念碑。Cikasuwan部落,漢語稱做七腳川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太昌村。七腳川社原本位於現在的吉安鄉福興村,曾是南勢阿美族中最大的聚落,在加禮宛事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9
Id:
589359
Title:
石梯坪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石梯坪漁港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在Tida’an部落內的知名港口,石梯坪漁港。Tida’an部落,漢語稱做石梯坪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約百年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68
Id:
589568
Title:
鳳信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鳳信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在鳳信部落範圍中的鳳信社區活動中心。鳳林為客家人為主的鄉鎮,但在鳳信里則有較多阿美族的分布,為鳳林阿美族人口最多的里,占里人數三分之一。Cingaroan部落,漢語稱做鳳信部落,位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5
Id:
272135
Title:
森永部落(Mulinaga)
Description:
為臺東縣最南方的一個村落,村外臨台9線,為出入台東地區的門戶。居民於1953年,在當時鄉公所主導下,由排灣族舊社大古以及其他鄰近的附屬部落移至此居住。過程中,一部份家族停留在土坂、台坂、上大溪、金崙等
巴奈‧母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276136
Id:
276136
Title:
巴奈‧母路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計畫案於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3月27日於臺東大學臺東校區教學大樓進行東區族人座談會,鴻義章、馬來盛、王木水、黃國瑋、巴奈‧母路、杜瓦克(Tuwaq,M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56
Id:
665156
Title:
澎湖勞軍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二卷第八期(1962)頁首婦聯影輯,拍攝時間2月26日,拍攝地點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澎湖分會。
當天上午,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2
Id:
272192
Title:
發富谷部落(Fafokod)
Description:
發富谷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位於馬武窟溪右岸出口的臺地上,原本的聚落位置在靠近山的南邊,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管理,遂將當地遷移到下方臺地,也就是現址。東河的歷史相當古老,最初文獻可以追溯到黃叔璥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7
Id:
272207
Title:
麒麟部落(Ciliksay)
Description:
麒麟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仁里,距離新港市區2公里遠,其部落包含兩處,一為海岸邊的麒麟,二為西側海階地上方的上麒麟。麒麟是阿美語Ciliksiz(或Ciliksay)的近音譯,為「蚊子很多」或「蚊子咬
2019洄瀾客庄文化季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1
Id:
264841
Title:
2019洄瀾客庄文化季
Description:
民國108年(2019年)4月21日舉辦的洄瀾客庄文化季,結合花蓮市客家產業及民間團體,邀請客家藝文團體表演,吸引觀光人潮,結合客家信仰的三山國王廟及會館的原客市集,讓更多人感受客家族群的文化信仰及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0
Id:
734090
Title:
當代太魯閣族 頰紋變臂紋
Description:
受文者為太魯閣族青年,對傳統文化有熱誠,故希望將太魯閣族傳統文身圖紋文在身上。傳統太魯閣族的文身圖紋,額紋及頤紋以重複平行線條紋構成,頰紋則是重複平行線條紋、以及幾何交叉紋並排構成,不像排灣族文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8
Id:
732238
Title:
日治宜蘭泰雅族家族(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服飾則為非常典型的南澳群形式,包含胸兜、長袖短衣或長衣、前遮片、及披肩。胸兜以顯緯、挑花技法完成,經紗是以白色麻紗為底,緯紗以紅、藍色等羊毛紗線。披肩上的肩頭裝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6
Id:
272196
Title:
阿奚露艾部落(Asiroay)
Description:
阿奚露艾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阿美族語稱呼當地為Asiroay,意思為橘子園之意,因本地有廣植柑橘類果樹而得名。漢人稱呼此地為柑桔林或柑仔林。當地阿美族並無自己的豐年祭,而是參加泰源村的相關活動
《桃園客家》季刊第3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19
Id:
714519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3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6年3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3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3期主要以「海客」為主,即居住於濱海地帶的客家族群,地區主要包含新
貓公部落人物群像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9
Id:
514609
Title:
貓公部落人物群像
Description:
此張寫真由《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的作者葉柏強指出拍攝地點位在貓公部落,拍照年代約為1935年(昭和10年)或之前,但照片中人物與實際拍攝目的就不得而知。貓公部落今位於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內,為
太平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6
Id:
589306
Title:
太平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太平部落的入口意象。Tavila部落,漢語稱做太平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太平、中平、中興等三個部落之人文歷史與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
拿麼厲害特展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731540
Id:
731540
Title:
拿麼厲害特展
Description:
拿麼厲害特展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聯合製作的原住民族主題展傳單。Macaqu/Malmananu/Matamasaz為臺灣原住民族語中對有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14
Id:
648514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5-5】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Description: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然而,月亮經過的時間,每年都比太陽前進的速度快幾分,第5年,必須滿月13次,太陽才會回到原來的位置tansike處。亦即,第5年,儘管是陰曆的12個月,太
賽德克彩筆文面小孩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69
Id:
734069
Title:
賽德克彩筆文面小孩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所辦理第四屆賽德克族服裝展中,參與演出的兒童模特兒背著傳統背簍及以織布所製作的帽子加上模仿家中男性祖先傳統文面文化的習俗,以蠟筆繪製上額額文作為紀念賽德克族曾有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6
Id:
222376
Title:
一月:Rangal Qhuni打開的樹洞-支亞干的形成
Description:
Ciyakang-支亞干是我們部落的名字,有人說是日本人命名,也有人認為是指Yayung Qeyjing(清水溪流域)的地形。除了支亞干,我們還有一個古老的地名-Rangal Qhuni,意思為「
吉野汎扎萊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9
Id:
589649
Title:
吉野汎扎萊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吉野汎札萊部落的街景。Ciyibangcalay部落,漢語稱做吉野汎札萊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處原在七腳川社傳統領域範圍。七腳川社
MOC_Id:
Culture_Event163696
Id:
163696
Title:
「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海報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自民國91年12月28日至92年1月5日,舉辦為期8天的「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活動,結合金馬電影、攝影、藝術、文學等主題,舉行各式講座,暢談從過去、今日到未來的金門馬祖,並安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87
Id:
685587
Title:
ELLEN 3 COFFEE 艾倫3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這是印尼新住民Ellen和其他兩位同鄉朋友合夥經營的卡拉OK和小吃店,因為老闆有三個人,所以取名ELLEN 3。2018年開始營業,很受年輕印尼朋友歡迎,有兩個店面,位在公園南路上的是小吃店,另一
泰雅族 陳正義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732327
Id:
732327
Title:
泰雅族 陳正義
Description:
賽德克族人普乎克.畢夫(漢名張正義)為實踐作為賽德克族人,除將漢名恢復為傳統原住民姓名外,並實踐傳統文面文化的精神,將文面刺於自己的臉上,其所使用的方式雖非傳統拍刺方式而是以雷射方式進行,其勇氣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4
Id:
272124
Title:
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
Description:
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2
Id:
272202
Title:
加平部落(Bacingul)
Description:
加平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加拿村,現今的加拿村布農族人主要是在日治時期,經由日本政府強行遷村而來,在此之前,除了因為大關山事件被迫遷徙從加到附近的Batzingu的布農族人之外,其他地區幾乎沒有居住人口
太魯閣的蕃婦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0
Id:
514580
Title:
太魯閣的蕃婦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由「東臺灣勝地宣傳協會」所發行,照片中可看見兩名太魯閣族婦女在合歡越嶺道錐麓一帶休息(今錐麓古道),這條道路是往來內、外太魯閣必經之地,因此可能是攝影師路過此地時隨手拍攝下的寫真。在日治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3
Id:
169813
Title:
「2007 桃園眷村文化節」文宣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6年(2007年)10月27日至11月18日辦理「來自雲南的部隊-眷村與台灣‧責任與光榮:2007全國眷村文化節」,強調「眷村與台灣」的關係與軌跡,以「責任與光榮」為子題,除表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94
Id:
485394
Title:
曾義發個人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以砂輪機磨豐田玉的畫面,當時代擁有許多家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47
Id:
648547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2】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我在1934(昭和9年)9月15日,來到了臺中州新高郡擁有此繪曆的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住宿一晚並詳加調查,對於他們於此稀世珍品中顯示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6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6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3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5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