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王進發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王進發族群與語言

王進發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1260 , 欄位Id的內容是28126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王進發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許韋晟、林素珍、林曜同、陳誼誠共同出席。 座談中介紹自己的名字、族名;簡單描述族群的命名文化;過去那些政策,直接或間接破壞限制原住民文化;如何落實對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王進發(Watan•Kiso),泰雅族,國立嘉義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他表示有關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大都以生活環境生態有關,喜愛用生物命名及礦物等,其生命文化內涵底蘊,如:泰雅人期許小孩像樹根一樣要紮根在土地上,地名會用樹根名(qamil) ;長滿及豐度高馬告(山胡椒maqaw),稱馬告樹;溪流有很多鱸鰻(qlaqi),長者會用這種方式來命人名。 甚至有些部落女孩小時候相當好動與愛玩,就以台灣獼猴(yungay)來命之;或此人頭腦相當頑固與堅硬,就以石頭(mtunux)來命名。 簡言之,王副教授認為命名的時候有相當文化含義於命名上,就不會顯得生硬而是讓人產生畫面及印象,族語地名、人名、部落明等,很多都是長者流傳下來的生活智慧啊!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1260&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5E3D5B1C-09DD-4B50-86C2-6A43D01AEEE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30T09:00:3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260

Id

281260

Title

王進發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許韋晟、林素珍、林曜同、陳誼誠共同出席。 座談中介紹自己的名字、族名;簡單描述族群的命名文化;過去那些政策,直接或間接破壞限制原住民文化;如何落實對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王進發(Watan•Kiso),泰雅族,國立嘉義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他表示有關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大都以生活環境生態有關,喜愛用生物命名及礦物等,其生命文化內涵底蘊,如:泰雅人期許小孩像樹根一樣要紮根在土地上,地名會用樹根名(qamil) ;長滿及豐度高馬告(山胡椒maqaw),稱馬告樹;溪流有很多鱸鰻(qlaqi),長者會用這種方式來命人名。 甚至有些部落女孩小時候相當好動與愛玩,就以台灣獼猴(yungay)來命之;或此人頭腦相當頑固與堅硬,就以石頭(mtunux)來命名。 簡言之,王副教授認為命名的時候有相當文化含義於命名上,就不會顯得生硬而是讓人產生畫面及印象,族語地名、人名、部落明等,很多都是長者流傳下來的生活智慧啊!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30T09:00:3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王進發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0
Id: 589350
Title: 馬立雲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Maifor部落,漢語稱做馬立雲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居民以阿美族居多;但根據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潘繼道教授的說法,應為撒奇萊雅族居多。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35
Id: 141935
Title: 豐裡劉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族群,來自新竹,說海陸腔。原本在新竹賣香製香,但聽聞花蓮地價便宜,最後來到豐田,向人學習務農,最後世代定居豐田。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89
Id: 685589
Title: WARUNG INDONESIA RUDY 魯迪印尼餐館
Description: RUDY魯迪印尼餐館是台南火車站周邊很早就開設的東南亞小吃店,據周邊店家的分享,這間店已經營業超過20年。魯迪的騎樓就是廚房,經過時可以聞到陣陣的料理香味。走進店裡就能看到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印尼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13
Id: 648513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5-4】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Description: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從Ibi Isikakabusu家的前院往東方看聳立著Misikowan山。太陽按理來說,一整年是從此山出現並往西落下。而一般原住民的常識也是太陽上升的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511
Id: 282511
Title: 泰雅古調(lmuhux)
Description: 泰雅族(tayal)由於本身沒有文字,所以族群的生活過往、歷史文化的點滴蒐集與追溯線索,大概就要從代代相傳的部落神話傳說、歌謠、舞蹈以及祖先口耳相傳的祖訓得知,而泰雅古調(lmohux)就是用吟唱

MOC_Id: Culture_People714565
Id: 714565
Title: 泰雅族文身耆老 高天生
Description: 泰雅族名Yawi Noming。1921年7月1日出生,2013年7月15日逝世。生於台灣苗栗縣泰安鄉,是台灣最後一位臉上保有傳統紋面的男性泰雅族人。 父: Yuining Tars(歿) 原居地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3
Id: 589373
Title: 固努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萬榮鄉馬遠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於Kunuan部落範圍中的馬遠國民小學大門口。Kunuan部落,漢語稱做固努安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目前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日治時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3
Id: 665263
Title: 陪同駐華使節夫人們參觀國軍眷舍
Description: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在板橋力行新邨的影像,拍攝時間為1957(民國46)年,但根據蔣夫人當天穿著及周遭的外國使節夫人們推測,應是1959(民國48)年10月2日,為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5
Id: 264845
Title: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
Description: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為吉安鄉客家藝文展演的重要場所,旨在向各個世代的花蓮居民,傳承客家族群文化。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中正路2段58號,南埔公園旁。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7
Id: 732227
Title: 日治霧社群婦女(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兩位女子的額紋都是三列,為務社群族人的特別形式。泰雅族中僅有霧社群有多列額紋,多列者以三至五列最普遍,最多可多至七列。霧社群額紋有邊框,其他泰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7
Id: 169817
Title: 「眷戀桃園、回味眷村:2011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0年(2011年)10月22日至10月30日辦理「眷戀桃園、回味眷村:2011桃園眷村文化節」活動。本年度的眷村文化節將焦點放到眷村第二代、第三代身上,以「回.味」勾勒出年輕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6
Id: 589526
Title: 鹽寮部落聚會所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鹽寮部落聚會所入口。Tumay部落,漢語稱做鹽寮部落,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Tumay部落其中又可分為三個小部落,分別是:大坑、托邁(Tomay)、橄仔樹腳。Tomay是由里漏系統的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98
Id: 685598
Title: 鄧氏嬌安 及第粥
Description: 這個地點平日是機車行,週日沒有營業的時候騎樓會擺一家北越粥品攤位,由於疫情影響,已於2021年6月歇業。越南常見的粥有鴨肉粥和及第粥(豬雜粥),粥在越南是很普及的國民美食,當地人會吃粥當早餐,但台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85993
Id: 685993
Title: KPK作家創作社群(台灣分會)
Description: KPK總部在印尼萬隆,台灣分社於2015年5月在台中公園舉辦成立大會,是繼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南韓之後成立的海外分社,第一任社長Tari Shasa平時在嘉義的安養院從事看護工作,曾獲得第三屆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4
Id: 512274
Title: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討伐軍第二守備隊主力部隊越過屏風山南稜,5月31日抵達托博闊社。位於托博闊社與魯比合流點間的孫墨克社,太魯閣語意指「很多跳蚤」,6月4日深夜遭到日軍偷襲,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04
Id: 685604
Title: EEC 東南亞超市(台南公園路)
Description: EEC東南亞超市是一間以菲律賓人為主要客群的連鎖超市品牌,在北中南各處的東南亞社群皆有EEC超市的蹤影,這樣的連鎖超市同時不只是超市,代訂機票、買電話卡、寄箱子回家等服務都有提供,牆上甚至有QR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246
Id: 278246
Title: 龜崙、霄裏、坑仔諸番身體多班癬,型態如生番 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龜崙、霄裏、坑仔諸番,體盡矲□,趨走促數;又多班癬,狀如生番(「番俗六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2
Id: 514582
Title: 臺灣阿美族蕃人的捕魚
Description: 圖中盛大的捕魚場面並非日常捕撈糊口,而是花蓮阿美族重要的祭典──捕魚祭。由於阿美族人生活的區位大多臨海或鄰近溪流,所以捕魚對於阿美族是重要的食物來源,這樣的飲食文化也成為了祭儀的一部分。「捕魚祭」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49
Id: 670749
Title: 婦聯六村工作隊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石漱燕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七卷第三期(1966)頁15至頁18。 婦聯五村牛奶供應站,承蒙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空軍分會主任委員徐王民英語總幹事大力支持及承辦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2
Id: 589312
Title: 卓樂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位在Taluk部落入口的部落字樣,寫的是舊名「卓麓」,再往前走會看見新的「卓樂」部落意象。Taluk部落,漢語稱做卓樂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

MOC_Id: Culture_People714559
Id: 714559
Title: 泰雅族文身耆老 簡玉英
Description: 泰雅族名Iwan Kaynu。出生1917/10/5。逝世2018/01/16。父 Kainu Nopas (歿)原居地: Ngubo-ruma母Puch Ball(歿)原居地:Soban 夫:Y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58
Id: 141958
Title: 豐裡陳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語閩南族群,來自桃園,輾轉搬遷來到豐田地區居住。曾經在無籽西瓜盛行時加入過瓜農,後則隨著蔬果四季輪種。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58
Id: 665258
Title: 國慶勞軍致贈住院官兵營養費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致贈住院官兵營養費的影像,拍攝時間1961(民國50年)10月9日,拍攝地點北投陸軍八○一總醫院北投分院。 一年一度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於10月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66
Id: 589566
Title: 卡那岸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所拍攝的坡道為卡那岸部落中的街景。Qnragan部落,漢語稱做卡那岸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部落名「Qnragan」在太魯閣族語意指道路崎嶇。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24
Id: 589324
Title: 白端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寫著「白端部落」的標示物,是Silupatun部落的入口意象。Silupatun部落,漢語稱做白端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3
Id: 589303
Title: 古村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著「古村部落」的標示物,是Swasal部落的入口意象。Swasal部落,漢語稱做古村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214
Id: 283214
Title: 蘇香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蘇香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蘇香妹出生於新竹,後遷徙至東部,最後因為婚嫁定居至豐田。從遷徙的過程與經歷可以看見新竹的生活、花蓮光復鄰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1
Id: 272211
Title: 小港部落(Folalacay)
Description: 小港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孝里,當地的阿美族稱呼為Folalacay,以居住環境命名意思為盛產白灰石的地方,位於美山部落北方1公里處,此地亦稱為紅毛城,相傳荷蘭人曾經佔領此地,並且築城希望在此長久居住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14
Id: 648514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5-5】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Description: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然而,月亮經過的時間,每年都比太陽前進的速度快幾分,第5年,必須滿月13次,太陽才會回到原來的位置tansike處。亦即,第5年,儘管是陰曆的12個月,太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7
Id: 733357
Title: Mercusuar Band(燈塔樂團)
Description: 燈塔樂團為活動於2020年的在臺印尼移工樂團,成員包含四位印尼漁工及一位印尼廠工,經常翻唱印尼的搖滾歌曲,起初是為參加高雄勞工博物館舉辦的《移起下班‧華麗轉身》東南亞文化日活動而組成。 根據團員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0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0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1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5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17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