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P印尼筆社(台灣分會)族群與語言
「FLP印尼筆社(台灣分會)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rganization685992 , 欄位Id的內容是68599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FLP印尼筆社(台灣分會)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FLP是1997年由印尼知名作家Helvy Tiana Rosa在雅加達成立的文學組織,隨著印尼勞動力的全球化,FLP在世界各地設有分社,成立至今已擁有超過兩萬名會員,除了開設線上寫作課程,亦常態性舉辦文學競賽、出版全球印尼寫作者的創作作品。 2011年2月FLP(Forum Lingkar Pena,印尼筆社)台灣分社正式成立,首屆會長為印尼留學生Tina Yanesh。2014年由印尼移工Justto Lasoo接任會長,Justto在台中從事焊接工作,他曾在訪談表示「為抗爭而寫,為寫而抗爭」是其立社宗旨。 加入FLP台灣分社必須繳交自傳及入會費新台幣100元,社長會集結幾名組長收集閱讀資料,安排社員定期閱讀極短篇小說、散文、新詩和班頓(pantun)等不同文體的作品,透過線上課程增進社員的文學寫作能力,並邀請印尼知名的作家在社團評比大家上傳的文章、更正標點符號的寫作錯誤,連續六個月沒有上傳作品至社團,社長就會要求退出。核心幹部每個月會訂定不同主題讓成員寫作,例如「baby」、「missing people」,質量好的作品會由社長推薦給印尼母語雜誌” IndosuarA”刊登,增加社員作品的曝光機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85992&IndexCode=Culture_Organization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rganization/F4A56F5F-7670-4D2D-A571-4765D8F9787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12-26T11:21:0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85992
Id
685992
Title
FLP印尼筆社(台灣分會)
Description
FLP是1997年由印尼知名作家Helvy Tiana Rosa在雅加達成立的文學組織,隨著印尼勞動力的全球化,FLP在世界各地設有分社,成立至今已擁有超過兩萬名會員,除了開設線上寫作課程,亦常態性舉辦文學競賽、出版全球印尼寫作者的創作作品。 2011年2月FLP(Forum Lingkar Pena,印尼筆社)台灣分社正式成立,首屆會長為印尼留學生Tina Yanesh。2014年由印尼移工Justto Lasoo接任會長,Justto在台中從事焊接工作,他曾在訪談表示「為抗爭而寫,為寫而抗爭」是其立社宗旨。 加入FLP台灣分社必須繳交自傳及入會費新台幣100元,社長會集結幾名組長收集閱讀資料,安排社員定期閱讀極短篇小說、散文、新詩和班頓(pantun)等不同文體的作品,透過線上課程增進社員的文學寫作能力,並邀請印尼知名的作家在社團評比大家上傳的文章、更正標點符號的寫作錯誤,連續六個月沒有上傳作品至社團,社長就會要求退出。核心幹部每個月會訂定不同主題讓成員寫作,例如「baby」、「missing people」,質量好的作品會由社長推薦給印尼母語雜誌” IndosuarA”刊登,增加社員作品的曝光機會。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SA_
-
1_CC BY-SA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12-26T11:21:01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FLP印尼筆社(台灣分會)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51
Id:
665251
Title:
陪同總統蔣公出席開羅會議為國發聲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參加開羅會議(Cairo Conference)的影像,拍攝時間1943(民國32年)。
開羅會議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Allies)所舉行的高峰會議之一
福興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1
Id:
589651
Title:
福興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福興部落的街景。Alang kiyumi部落,漢語稱做福興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福興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Alang kiyumi、Kungkung部落為兩族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0
Id:
733350
Title:
SINYING BERSATU(團結新營)
Description:
SINYING BERSATU(團結新營)成立於2020年10月,成員為工作地在臺南新營、柳營、東山、白河、鹽水等地的印尼移工,首屆社長為新營的廠工Ari(阿里)。團結新營是北臺南第一個大型印尼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2
Id:
272062
Title:
莿桐部落(Fudafudak)
Description:
莿桐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富山村,是卑南鄉東邊唯一面臨太平洋的村落,西接富源村,南以黑髮橋與臺東市為界,北以入江橋及郡界產業道路與東河鄉為鄰。地理位置在台11線157公里附近。地理環境則是東海岸的杉原灣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4
Id:
630004
Title:
蘭大弼記錄家人與阿里山鐵路18號謝式機車頭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們1960年代初期往阿里山旅遊時,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於抵達目的地下車後,拍攝高仁愛及兩位兒子在18號18噸謝式機車頭前的記錄。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9
Id:
222379
Title:
四月:Ptasan遷徙與上帝-那些紋面老人的故事
Description:
小時候第四鄰有很多的紋面老人,他們住在矮小的房子,我爸爸的印象裡,支亞干大道與支亞干後街種滿箭竹作為區隔,靠山的那面平地都是Slaq(水田),那時候第四鄰的Kmhiyang(歌馬黑洋社)與 Kpihi
謝佳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25
Id:
142825
Title:
謝佳齡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個別訪談者之一:謝佳齡,排灣族,訪談時間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6月6日,地點於臺北市。訪談內容包含:個人教育經驗、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2
Id:
589302
Title:
崙山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崙山部落入口,可看見其部落導覽圖。Dauqpusan部落,漢語稱做崙山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崙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18世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2
Id:
264832
Title:
花蓮護國宮三山國王廟
Description:
三山國王廟原奉祀於雲林縣大埤鄉太和村,於民國25年(昭和11年)遷奉花蓮,最初是由閩南人李水奉祀於八螺山腳下自宅中,後來才修建宮廟於現址迄今。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72
Id:
277672
Title:
番習俗怕死而多疑,有人病死就換居所,有疾病流行就全社遷徙 臺東州采訪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俗畏死而多疑,所居室內如屢有人病死,則以為不祥;必棄去、擇地別搆草房居之.遇疫流行,則闔社盡遷於他處。
MOC_Id:
Culture_Place511071
Id:
511071
Title:
水沙連社骨宗事件與出草習俗
Description:
骨宗事件,又作「水沙連事件」或「水沙連之亂」,康熙年間,水沙連諸社就有與漢人接觸設立「通事」,服從清朝的統治繳納番餉,後來1721年爆發朱一貴事件,水沙連諸社趁亂殺掉橫征暴斂的通事,順勢脫離漢人掌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4
Id:
732204
Title:
日治吸菸蕃人婦女(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左側女子沒有明顯文面痕跡,右側女子有明顯的額紋與頰紋。依據女子額紋為大寬度,頰紋為大角度、大寬度、以及服飾的圖樣配色,應為大南澳地區的泰雅族。南
梧棲鎮志-住民篇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63
Id:
660763
Title:
梧棲鎮志-住民篇
Description:
梧棲為臺中縣西陲之小鎮,西臨臺灣海峽,東接沙鹿,早昔居民多以漁農為業,民風淳樸,生活恬靜,雖然經濟並未蓬勃發展,但也其樂融融,為典型之漢人移墾社會。日據末期,由於梧棲位於臺灣西海岸之中點,居形勢之
撒固兒部落入口指示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8
Id:
589608
Title:
撒固兒部落入口指示牌
Description:
Sakur部落,又稱撒固兒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市國福里一帶,為撒奇萊雅族重要的聚落之一。撒奇萊雅族世居奇萊平原,光緒4年(1878)加禮宛事件爆發,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聯手對抗清政府,戰敗後為避免
沙浪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85780
Id:
685780
Title:
沙浪
Description:
成群的蘭嶼風景明性片東清沙浪
拍照、打卡,一趟旅程來更新人生,東清青年沙浪,是蘭嶼文創業者,在夜市有個小攤販叫「明性片」,賣自己拍攝的明信片、自己設計的T-shirt,大學攻讀媒體相關科系,讓他
卓樂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2
Id:
589312
Title:
卓樂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位在Taluk部落入口的部落字樣,寫的是舊名「卓麓」,再往前走會看見新的「卓樂」部落意象。Taluk部落,漢語稱做卓樂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
捕魚祭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1
Id:
514581
Title:
捕魚祭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為花蓮美崙溪口,時間約在1930年代,呈現花蓮昔日阿美族「捕魚祭」的盛大景況。由於阿美族人生活的區位大多臨海或鄰近溪流,所以捕魚對於阿美族是重要的食物來源,這樣的飲食文化也成為了祭
MOC_Id:
Culture_Object473795
Id:
473795
Title:
Kacaw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Kacaw(漢名:高金華)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烏卡蓋部落(Okakay)。本幅作品為Kacaw(漢名:高金華)製作。採訪者Lisin(漢名:卓春美),由花蓮縣光復鄉烏卡蓋部落生態文化產業發
幾可普部落入口指示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4
Id:
589594
Title:
幾可普部落入口指示牌
Description:
Cikep原屬Sakizaya族,相較南勢阿美,頭目制度及年齡階級更加嚴謹、完整,尤其年齡階級更有不同的風格,例如「長者賜飯」或栽種刺竹圍籬等與年齡階級相關的傳統,都屬Sakizaya族獨有。據花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1
Id:
589411
Title:
鶺櫓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瑞穗鄉富源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Cirocan部落,漢語稱做鶺櫓棧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建物是位在鶺櫓棧部落範圍內的富源國小,此國小設立於民國57年(1968),現今全校學生總人數約108人,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2
Id:
272092
Title:
福文部落(Cicalaay)
Description:
福文部落位於臺東縣池上鄉福文村,池上火車站西北的平原地帶,北端有萬朝溪與花蓮縣富里鄉為界,東以大坡大排水溝接攘慶豐村,南鄰福原村,西北則有萬朝、山腳、龍泉等聚落。花東鐵路通車後,此地被稱為「車路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0
Id:
272130
Title:
富興部落(Cikowaay)
Description:
富興部落部落位在富興村1至9鄰,池上車站南方約6公里處。北方為萬安村和錦園村;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北源村和泰源村;南方為振興村;西方為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德高里相望。縣道197號為部落重要道路,北通
天香越南河粉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07
Id:
685607
Title:
天香越南河粉
Description:
鄰近奇美醫院和南臺科技大學,因為地處學區,所以河粉和炒飯的份量非常多,料理平價美味。老闆是來自南越的新住民姐妹,店內位置不多,很多顧客外帶,也有不少越南留學生會來這裡用餐。
湯河粉是這裡的招牌,
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2
Id:
589352
Title:
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在海岸的雕塑群為新社部落的街景。Paterungan部落,漢語稱做新社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噶瑪蘭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新社部落最早為清光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5
Id:
630005
Title:
高仁愛與兒子們在阿里山森林鐵路代用客車車廂前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陪伴高仁愛醫生與兒子再次赴阿里山旅遊,於1960年代中期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客運上山時,在代用客車車廂前的記錄。
阿里山森林鐵路
收穫小屋與牛舍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87
Id:
505987
Title:
收穫小屋與牛舍
Description:
收穫小屋為木造建築,是阿美族太巴塱部落傳統穀物存放處。日治時期開始有現代化農會體系進入後,與鄰近地區所生產之農作物大多都存放於共同倉庫中,但若是無法放入共同倉庫的收穫物,則依然會放入傳統的收納小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2
Id:
272162
Title:
阿拉巴奈部落(Alapanay)
Description:
阿拉巴奈部落位於豐里里9至12鄰,東以豐谷里為鄰,西以豐源里為鄰,北以永樂里為鄰,南面臨海,位於第三排水溝與第四排水溝之間。中華路為對外主要道路,東通臺東市市中心,西通知本。「阿拉巴奈」為阿美族一長老
詔安客家開新正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9940
Id:
159940
Title:
詔安客家開新正
Description:
台灣是一個由移民所組成的社會,其中又以從中國大陸漳、泉兩地來到台灣拓墾的人民最多。經過數百年來的揉雜與互動,文化之間彼此相互學習與影響,要說那一族仍保有當年移民過來時的純正原有文化幾乎是不太可能。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33
Id:
589533
Title:
復興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立新城國民中學
Description:
Palinkaan部落,漢語稱做復興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自民國60年(1971)起,一些花東各地民眾因工作關係搬遷來此定居。Palinka
魚露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32
Id:
560032
Title:
魚露
Description:
對所有越南人而言,「魚露(nước mắm)是越南料理的靈魂」,一句話就可道盡這項調味品的重要性,魚露多以沙丁魚為原料,搭配鹽進行發酵,大約兩年可熟成,其實魚露在許多國家並不罕見,歐洲地中海沿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4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7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1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5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1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8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3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0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