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水利碑涼亭_古碑亭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水利碑涼亭_古碑亭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577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57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水利碑涼亭_古碑亭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1994年於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落成之水利碑涼亭(又稱古碑亭)保存了三座清代所立古石碑,乃政府為解決地方糾紛而設。 三座碑石材質皆為花崗岩。「勒買番榖示禁碑」是於清乾隆24年9月所立,碑高177公分、寬69公分,目的為曉諭禁止仲介者透過買糧補倉的機會,剝削番民生產者以賺取價差。
「水圳杜訟碑」又名「嚴禁阻斷水圳碑記」,立於清乾隆27年5月,碑高167公分、寬74公分,原內容是貓霧巡檢司裁決東西堡業戶與佃戶引水紛爭的結果,但遭學校重新鐫刻「毋忘在莒」以致完全毀損,所幸民俗學者劉枝萬早年採錄保留史料。「埤圳水份碑」立於清乾隆58年9月,碑高143公分、寬65公分,內容是公告各界應遵守埤圳水份灌溉埔地為田事,多記戴年月日及工事狀況,似與「水圳杜訟碑」有關。三座石碑皆因長年風化保存情況不佳。
岸里社是臺中的開發中心,自清雍正10年通達原住民資源的張達京偕漢人同組六館業戶開始大舉墾拓,為爭水源導致衝突連連。尤其遇到乾旱之年,葫蘆墩上游「貓霧捒東堡」農戶一旦堵住圳水,「貓霧捒西堡」缺水無奈,為生計只能付諸武力解決,常有激烈死傷,故當地人又俗稱「人命水」。負責管轄的彰化縣便以立碑列出相關條例,期能避免糾紛再度發生。 透過岸裡國小現存碑文有助理解清代早期漢人移入並與原住民合墾後,水圳開鑿、灌溉水資源與利益分配等相關細節,與其對各墾區日後發展之重大歷史關聯。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57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58691D5-A7EC-4465-B1A1-51AC2DD4B57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3T11:15: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77
Id
659577
Title
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水利碑涼亭_古碑亭
Description
1994年於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落成之水利碑涼亭(又稱古碑亭)保存了三座清代所立古石碑,乃政府為解決地方糾紛而設。 三座碑石材質皆為花崗岩。「勒買番榖示禁碑」是於清乾隆24年9月所立,碑高177公分、寬69公分,目的為曉諭禁止仲介者透過買糧補倉的機會,剝削番民生產者以賺取價差。 「水圳杜訟碑」又名「嚴禁阻斷水圳碑記」,立於清乾隆27年5月,碑高167公分、寬74公分,原內容是貓霧巡檢司裁決東西堡業戶與佃戶引水紛爭的結果,但遭學校重新鐫刻「毋忘在莒」以致完全毀損,所幸民俗學者劉枝萬早年採錄保留史料。「埤圳水份碑」立於清乾隆58年9月,碑高143公分、寬65公分,內容是公告各界應遵守埤圳水份灌溉埔地為田事,多記戴年月日及工事狀況,似與「水圳杜訟碑」有關。三座石碑皆因長年風化保存情況不佳。 岸里社是臺中的開發中心,自清雍正10年通達原住民資源的張達京偕漢人同組六館業戶開始大舉墾拓,為爭水源導致衝突連連。尤其遇到乾旱之年,葫蘆墩上游「貓霧捒東堡」農戶一旦堵住圳水,「貓霧捒西堡」缺水無奈,為生計只能付諸武力解決,常有激烈死傷,故當地人又俗稱「人命水」。負責管轄的彰化縣便以立碑列出相關條例,期能避免糾紛再度發生。 透過岸裡國小現存碑文有助理解清代早期漢人移入並與原住民合墾後,水圳開鑿、灌溉水資源與利益分配等相關細節,與其對各墾區日後發展之重大歷史關聯。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CC0
-
1CC0
-
2CC0
-
3CC0
-
4CC0
-
5CC0
-
6CC0
-
7CC0
-
8CC0
-
9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3T11:15:32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水利碑涼亭_古碑亭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東興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3
Id:
589353
Title:
東興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為Malaloong部落的街景,部落位在海濱,因此街道盡頭可以看見海景。Malaloong部落,漢語稱做東興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東興部落是新社村中阿美族人聚集較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3
Id:
732223
Title:
日治泰雅族(屈尺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泰雅族男女兩人皆有明顯的完整文面,男子有額紋與頤紋,女子有額紋與頰紋,顯示拍攝時間非常早。女子頰紋窄、角度小,為北部泰雅族的文面特徵,應該屬於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0
Id:
734080
Title:
鎮西堡教會內傳統男女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傳統生活圖像,由部落領袖(泰雅語Mrhuw)帶領下生活著,傳統泰雅族的食物是以根莖類的地瓜、芋頭為主食,在Mrhuw帶領下,泰雅族傳統的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7
Id:
272057
Title:
大巴六九部落(Tamalakaw)
Description:
大巴六九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泰安村,東臨美農村、賓朗村及太平村,西接延平鄉,北為延平鄉及初鹿村,南鄰利嘉村。太平溪(大巴六九溪)流經部落北方,溪谷景觀多變化,上游保有原始瀑布。清領時期光緒2年(189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4
Id:
272094
Title:
大埔部落(Kalokapuk)
Description:
大埔部落位於日治時期所規劃出的池上新市街西南側邊陲,東側鄰近大坡池,東南方則以197縣道(富源路)與舊市街「新開園」聚落(今錦園村)相連結,南側則是新興村,北側為新市街所在的福原村,現今為臺東縣池上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76
Id:
734276
Title:
當代夏威夷 鯊魚紋
Description:
受文者與宋海華共同研發出此圖紋。傳統排灣族此圖紋稱為波浪紋,其形狀像山的高低起伏,也像是波浪一般。波形紋並不是獨立出現,它紋在上、下二排的齒形紋的中間,形成一組紋樣。凡是貴族身份,不論其階級,均會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4
Id:
589414
Title:
拉加善部落集會所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所拍攝的拉加善聚會所的門口。Langas部落,漢語稱做拉加善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在《臺東洲採訪冊》中所記載的「人山仔社」就是今日的拉加善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2
Id:
272062
Title:
莿桐部落(Fudafudak)
Description:
莿桐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富山村,是卑南鄉東邊唯一面臨太平洋的村落,西接富源村,南以黑髮橋與臺東市為界,北以入江橋及郡界產業道路與東河鄉為鄰。地理位置在台11線157公里附近。地理環境則是東海岸的杉原灣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85993
Id:
685993
Title:
KPK作家創作社群(台灣分會)
Description:
KPK總部在印尼萬隆,台灣分社於2015年5月在台中公園舉辦成立大會,是繼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南韓之後成立的海外分社,第一任社長Tari Shasa平時在嘉義的安養院從事看護工作,曾獲得第三屆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4
Id:
272214
Title:
巴喜告部落(Pasikau)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園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53
Id:
732353
Title:
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
Description:
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然而這些珍貴的文化傳統正逐漸凋零中。在一群來義鄉排灣青年的自發調查之下,遍訪 21 位出身來義鄉的手文 vuvu(耆老),以她們的生命回憶加以集結整理,同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2
Id:
272192
Title:
發富谷部落(Fafokod)
Description:
發富谷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位於馬武窟溪右岸出口的臺地上,原本的聚落位置在靠近山的南邊,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管理,遂將當地遷移到下方臺地,也就是現址。東河的歷史相當古老,最初文獻可以追溯到黃叔璥的《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68
Id:
648668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男子與其服飾
Description:
此圖片出自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為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男子穿著傳統布農族服飾,其照片重點為男子身上的「玻璃釦子」。
依照老照片及文獻對照後發現,此照片的背景應為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9
Id:
630019
Title: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高仁愛醫生手握鋤頭翻動土壤,身旁的九重葛、變色木、龍柏,及地上的小菊花都長得茁壯,成為蘭醫生樓前極美的景致。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樓,與旁邊的姑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39
Id:
732339
Title:
劇情片《賽德克巴萊》首映
Description: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2011年台灣導演魏德聖拍攝的電影長片。改編自邱若龍漫畫《霧社事件》。片名〈賽德克·巴萊〉意為「真正的人」,在賽德克語,賽德克(Seediq)是人的意思,而巴萊(Bale)是
華陽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26
Id:
589326
Title:
華陽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Pacidal部落,漢語稱做華陽部落,位在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Pacidal為南勢阿美語,南勢的意思是指其位於泰雅族北勢群的南方,實際上南勢阿美族是阿美族群中最北邊的一支。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
新化部落(Sinka)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5
Id:
272255
Title:
新化部落(Sinka)
Description:
新化部落位於台東縣達仁鄉新化村的大武溪支流北岸,原處位於大竹高溪中上游的深山,包括Jujaagas、Pinajazan、Guvalan等社。1914年(大正3年)原住民與日本警察發生南番事件後,部落漸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1
Id:
672061
Title: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陸軍第一軍團分會石碑
Description:
該牌匾位於今桃園市中壢區龍興路婦聯會公園入口處,為昔日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今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第一軍團分會會址,羅友倫(1912-1994)為陸軍第一軍團司令,她的夫人為該分會主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3
Id:
686003
Title:
FKKBWIT 印尼祈禱室
Description:
FKKBWIT全名為Forum Kerukunan Keluarga Besar Warga Indonesia di Tainan Taiwan”(台南印尼同鄉會),因應生活在台南的印尼人有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6
Id:
272086
Title:
包霧目力部落(Paumeli)
Description:
包目霧力部落位在金峰鄉正興村和太麻里鄉大王村,太麻里車站西南方約1.6公里。而正興村為金峰鄉的外飛地,四周被太麻里鄉包圍。部落北方、西方和東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南方為太麻里鄉泰和村。進入部落須由太麻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4
Id:
272074
Title:
德其里部落(Takidis)
Description:
德其里(Takidis)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泰和村,南迴公路進入太麻里之處,東鄰近金峰鄉大王村,東南側為太麻里溪出海口。為自恆春北上,移住花蓮縣新城鄉得其黎(立霧)溪流域的恆春阿美,因不堪太魯閣族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48928
Id:
648928
Title:
范坡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范坡製作,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採訪者為傅飛嫦,由花蓮縣光復鄉老人會所採錄。作品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提供二手衣物剪碎後,讓長輩們透過剪貼的方式創作自己的生命故事。畫作大小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8
Id:
272178
Title:
南溪布農部落(Nadan)
Description:
南溪布農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19鄰,南溪位於海岸山脈,因山谷地形與鄰近的樟原村與水母丁溪為分界,北屬樟原村,南為三間村,而南溪地名則為「溪以南之地」而來。水母丁溪兩支流流經南溪一帶匯聚,造成當地地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8
Id:
272108
Title:
大武部落(Pangwi)
Description:
大武部落位在臺東縣大武鄉大武村,東臨太平洋,北與大鳥村相鄰,大武村內有大武部落以及加羅板部落。大武部落族群屬於排灣族。部落鄰近有臺鐵大武站、臺9線南迴公路。大武部落族人在南迴鐵路建設後,由富山、大竹方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3
Id:
589603
Title:
達固部灣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體育中學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達固部灣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花蓮體育中學一景。撒奇萊雅族世居奇萊平原,早期建有Takubuwan(達固部灣)等十大部落,擁有完整的九層年齡階級,每當年齡階級晉階時(八年一次),會在部落外圍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47
Id:
733347
Title:
OM New Ramesta(新拉美斯塔馬來樂隊)
Description:
新拉美斯塔馬來樂隊成立於2015年8月17日,是一個由印尼移工組成的馬來樂隊,活躍於台灣中南部,平時練團空間在高雄岡山,經常受邀至印尼移工的同鄉活動表演噹嘟樂(Dangdut)。
馬來樂隊(Or
葉賢勇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35
Id:
142835
Title:
葉賢勇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個別訪談者之一:葉賢勇,排灣族,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19日,地點於台中萬峰國小。
內容包含:個人教育經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6
Id:
272046
Title:
石山部落(Kakawasan)
Description:
根據原民會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石山部落位在臺東市富豐里8~15鄰,北側和西側為吉林路(臺11乙),部落分布以整齊的棋盤式排列。早期稱作猴仔山社,部落族語Ka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74
Id:
660974
Title:
東勢鎮志-目錄志、封域志、開闢志、沿革志
Description:
回顧東勢鎮,始於原住民泰雅魯族聚居之地,乾隆十二年時,先民從大陸移臺,落腳石岡庄,其後漸越過大甲溪東移至今東勢,大甲溪右岸拓墾始開始,由於先民係廣東客家族系居多,本性勤儉、勇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4
Id:
686004
Title:
WARUNG INNARA拉拉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老闆夫婦是來自印尼的Jaya和Minti,兩人都來自爪哇。拉拉小吃店的印尼文店名Innara是老闆夫婦小女兒的名字,只要是常去富北街、北忠街一帶的移工,一定都看過三歲的印尼小女孩Innara,所以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5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7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2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62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8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3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