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IWALI世界部落屋之排灣拍刺圖騰屋族群與語言
「PASIWALI世界部落屋之排灣拍刺圖騰屋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731541 , 欄位Id的內容是73154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PASIWALI世界部落屋之排灣拍刺圖騰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漢名宋海華,是全台灣唯一的拍刺紋身師。拍刺不同於機械紋身,而是透過敲打的方式,讓墨水從紋身針進入皮膚,耗時又費力,卻是南島語族的重要傳統文化。傳統拍刺文化在夏威夷、薩摩亞、大溪地、菲律賓等許多南洋國家都被傳承下來,而台灣身為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排灣、泰雅、賽德克、卑南、魯凱、賽夏、太魯閣等原住民族也曾盛行紋身文化,卻因日治時期禁止紋身,成為殖民政治下的犧牲者,大大的文化斷層讓拍刺在台灣這座島上消失。經歷幾十年的斷層,才由Cudjuy復興傳統,找回排灣族紋身的驕傲。傳統圖紋對於原住民來說,標誌了他們在族群裡的階級身份、家族記憶以及個人認同。紋身曾經是排灣族用以區別社會階級的方式,由上至下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圖紋排列方式,越高層級則圖樣越複雜。Cudjuy解釋,過去各頭目會聚在一起商討部落大事,天氣熱就會赤裸上身,這時就彷彿紋身秀,身上的圖紋越精美、複雜,就越能彰顯自己的氣勢。本次邀請的Cudjuy Patjidres(宋海華)老師,認為拍刺不僅具有「復興圖紋」的意義,另一層意義是「實作」。透過他執行拍刺,這個技藝才能慢慢的歸返「現代的部落」。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SA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31541&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34AC9BEF-AFD6-4F08-B205-0AB79A3B35B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11-07T17:26:1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Event731541
Id
731541
Title
PASIWALI世界部落屋之排灣拍刺圖騰屋
Description
漢名宋海華,是全台灣唯一的拍刺紋身師。拍刺不同於機械紋身,而是透過敲打的方式,讓墨水從紋身針進入皮膚,耗時又費力,卻是南島語族的重要傳統文化。傳統拍刺文化在夏威夷、薩摩亞、大溪地、菲律賓等許多南洋國家都被傳承下來,而台灣身為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排灣、泰雅、賽德克、卑南、魯凱、賽夏、太魯閣等原住民族也曾盛行紋身文化,卻因日治時期禁止紋身,成為殖民政治下的犧牲者,大大的文化斷層讓拍刺在台灣這座島上消失。經歷幾十年的斷層,才由Cudjuy復興傳統,找回排灣族紋身的驕傲。傳統圖紋對於原住民來說,標誌了他們在族群裡的階級身份、家族記憶以及個人認同。紋身曾經是排灣族用以區別社會階級的方式,由上至下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圖紋排列方式,越高層級則圖樣越複雜。Cudjuy解釋,過去各頭目會聚在一起商討部落大事,天氣熱就會赤裸上身,這時就彷彿紋身秀,身上的圖紋越精美、複雜,就越能彰顯自己的氣勢。本次邀請的Cudjuy Patjidres(宋海華)老師,認為拍刺不僅具有「復興圖紋」的意義,另一層意義是「實作」。透過他執行拍刺,這個技藝才能慢慢的歸返「現代的部落」。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SA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SA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11-07T17:26:19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PASIWALI世界部落屋之排灣拍刺圖騰屋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5
Id:
272175
Title:
下馬部落(Vahu)
Description:
下馬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是一布農族的部落。布農族稱此地為「Ebaho」,意思是山中之腹。日文訛稱「Ebako」,或寫成下馬谷,光復後被改稱下馬。下馬部落是海瑞鄉內唯一有南部橫貫公路經過的部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5
Id:
272125
Title:
加津林部落(Seqeciin)
Description:
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250
Id:
733250
Title:
當代排灣族 頭目+太陽+月亮組合紋
Description:
傳統排灣族的文身原為貴族所有,故人形紋不用區別貴族或平民,所有人形紋都是貴族紋。傳統人形紋的造型都很簡單,由圓圈表示頭部、身體及四肢以線條構成。宋海華文身師由此發想,進行人形紋的改造,首先以四位人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37
Id:
648537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9-2】1937年7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終於布農族的祕寶繪曆
副標題:派遣蕃丁到臺中州丹大社 讓渡交涉成功
內文:
(接續)這次發現的繪曆與1925(大正十四年)發現的第一個是大同小異。可說是與布農族創作者有關的第二個繪曆。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0
Id:
756550
Title:
八本簿與三官大帝—向開圳者致敬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庇護與生存」下的「八本簿與三官大帝──向開圳者致敬」,此故事為桃園八本簿的信仰故事,桃園三七圳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7
Id:
714487
Title:
1992年至日本參加《地球》詩誌辦理的詩人會議(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杜潘芳格於1992年至日本參加「’92地球の詩祭」暨第4回アジア(亞洲)詩人會議時在會議上致詞的照片。
1980年舉辦的「地球の詩祭」,是日本地球詩社為了紀念季刊詩誌《地球》創刊30週年所舉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4
Id:
732204
Title:
日治吸菸蕃人婦女(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左側女子沒有明顯文面痕跡,右側女子有明顯的額紋與頰紋。依據女子額紋為大寬度,頰紋為大角度、大寬度、以及服飾的圖樣配色,應為大南澳地區的泰雅族。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10
Id:
514610
Title:
花蓮阿美族原住民結婚式
Description:
此張寫真「花蓮阿美族原住民結婚儀式」由《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的作者葉柏強指出,拍攝地點位在貓公部落(今豐濱鄉)的神社社務所前,但實際結婚為何者就不得而知,拍攝日期為1943年(昭和18年)2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7
Id:
272257
Title:
朗島部落(Iraraley)
Description:
朗島是蘭嶼島上最大的部落,擁有島上最寬廣的平坦腹地,也是島上六部落當中,漁場最大的一座,也許是因為農漁活動空間大的緣故,讓本村成為昔日島上最富庶的部落。本村也是蘭嶼傳統習俗被嚴謹持續的部落,本地也是被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06
Id:
601206
Title:
志願兵制實施白川阿美族壯丁感激的"日之丸"血書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2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1942年(昭和17年)將實施志願兵制,昨天24日來自鳳林郡白川的阿美族壯丁團山下四郎以鮮血畫成日之丸(按:日本國旗)的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5
Id:
272165
Title:
瀧下部落(Takinusta)
Description:
瀧下部落位在臺東縣海端鄉海端村,部落範圍位於海端鄉以北、初來以南的新武呂溪右岸。瀧下部落為布農族的聚落,部落居民原本居住於現今部落上方的瀑布下游,因溪水暴漲而遷移至現在位置。日治時期日本稱部落為「瀧下
MOC_Id:
Culture_Event731547
Id:
731547
Title:
陳水扁總統於桃園復興鄉參訪角板山、紋面人瑞、形象商圈等
Description:
陳總統水扁先生和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繼續桃園地區的參訪行程。總統、副總統首先前往桃園縣角板山地區,除至福興宮參拜祈福之外,也前往探視高齡九十七歲的泰雅族紋面人瑞林瑞秋老太太,林老太太是目前中北部碩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3
Id:
589603
Title:
達固部灣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體育中學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達固部灣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花蓮體育中學一景。撒奇萊雅族世居奇萊平原,早期建有Takubuwan(達固部灣)等十大部落,擁有完整的九層年齡階級,每當年齡階級晉階時(八年一次),會在部落外圍
保民宮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6
Id:
264836
Title:
保民宮
Description:
花蓮市保民宮相傳在大正十年(1921年)時,來自新北雙溪區魚行里的墾民──王志校移居花蓮時,將自家奉祀的神明一併帶來。由於保民宮神農大帝相當靈驗也逐漸成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民國40年(1951年)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4
Id:
272064
Title:
喳其格勒部落(Tjatjigel)
Description:
喳其格勒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最南端,大竹溪河口北岸,為太麻里鄉最南端聚落,北鄰排灣族給鄰部落,南邊與大武鄉大竹村大竹部落相距約3.5公里。由於地處沖積平原,又有南迴鐵路、公路經過,交通發達,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77
Id:
734277
Title:
當代排灣族 漸層百步蛇紋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傳統百步蛇紋,原本刺在女子手背、及男子胸部以及手臂上,現刺在腿上變成腿紋。傳統百步蛇紋(pinaruqungecu)指紋樣像百步蛇身上的紋樣,qungcu 的族語為煙斗之意,pinaruq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7
Id:
272257
Title:
朗島部落(Iraraley)
Description:
朗島是蘭嶼島上最大的部落,擁有島上最寬廣的平坦腹地,也是島上六部落當中,漁場最大的一座,也許是因為農漁活動空間大的緣故,讓本村成為昔日島上最富庶的部落。本村也是蘭嶼傳統習俗被嚴謹持續的部落,本地也是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0
Id:
272110
Title:
撒布優部落(Sapulju)
Description:
撒布優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在森川南線產業道路(貫穿村落中間的道路)上,富給特
王進發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260
Id:
281260
Title:
王進發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52
Id:
141952
Title:
豐裡李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閩南族群,從高雄、屏東搬遷來到豐田。以農為業,為豐田地區著名的有機農夫。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
伍麗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71508
Id:
671508
Title:
伍麗華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評估座談會高雄場,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5月23日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出席人員包含伍麗華委員、白蕙蘭議員、谷暮‧哈就議員、穎艾達利議員、裴家騏教授、陳采邑律
1950年代幼兒三輪車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47
Id:
630047
Title:
1950年代幼兒三輪車
Description:
這是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的兩位雙胞胎兒子於1955年或是1956年初春時在彰化老蘭醫生樓一樓,騎在幼兒三輪車的照片。
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於1951年初因為中國共產黨要求而離開福建泉州惠世醫
依柏合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48
Id:
589548
Title:
依柏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所拍攝的是位於Ibuh部落入口,慕谷慕魚遊客中心的標示。Ibuh部落,漢語稱做榕樹部落,又音譯為依柏合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部落中的居民主要為太魯閣族人。「榕樹部落」,是因部落內有榕
MOC_Id:
Culture_Event169731
Id:
169731
Title:
「2005 桃園眷村文化節」文宣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4年(2005年)10月23日至12月31日舉辦「2004桃園眷村文化節」。延續前兩年「老眷村新活力、新眷村老感情」的目標,辦理多項講座、競賽、論壇、影展、電視節目及表演藝術活
支亞干部落活動中心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6
Id:
589366
Title:
支亞干部落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Ciyakang部落的活動中心。Ciyakang部落,漢語稱做支亞干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大正3年(1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3
Id:
732203
Title:
日治台灣泰雅族美女(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女子有明顯的額紋,大寬度。戴貝殼髮帶、貝殼配瓷鈕扣胸兜,服飾配色,應為南澳群泰雅族。泰雅族南澳群過去自稱為Klesan人,其所居住的地方並非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46
Id:
714546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28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1年12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28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28期內容遶公路為主題。連綿不斷的丘陵臺地,構成桃園崎嶇的起伏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2
Id:
648422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2-3】1928年2月15日《日本民俗叢書:繪文字及源始文字》
Description:
標題:臺灣原住民的祭事曆
內文:(接續)那正是1925()8月25日在《臺灣日日新聞》中的報導,以「由原住民創作的祭事曆」為題,說明新高郡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頭目Talum
MOC_Id:
Culture_Place142104
Id:
142104
Title:
溪口王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外省與客家族群,外省來自雲南昆明,客家則是來自新竹,並說海陸腔。1949年石,先生隨著部隊來到廈門,再到小金門,最後受退輔會安排來到溪口開墾。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895
Id:
669895
Title:
記驗收第四期軍眷住宅土城眷村及士林眷村
Description:
〈記驗收第四期軍眷住宅土城眷村及士林眷村〉,柳燕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九卷第十二期(1959)頁6。
1959(民國48)年7月15日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所發起軍眷住宅籌建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7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9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20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9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