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進行獵物的分配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進行獵物的分配族群與語言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進行獵物的分配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48678 , 欄位Id的內容是64867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進行獵物的分配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圖片出自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第39頁,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正在進行獵物的分配工作。 布農族的獵場劃分方式,通常以明顯的自然地形為界線。獵場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同氏族成員可以使用同一個獵場,但必須要送給地主部分獵物當作回報。氏族獵場的排他性極強,要進入別人獵場需要經過交涉。 布農族的狩獵行為,也分為單人、團體或整個部落,前兩者較常見,部落的獵團則是由部落成員組成,需要由領袖決定行動方向。 團隊或團體的狩獵活動中,主要狩獵者可獲得獸皮、生殖器官、頭顱。其他的獸肉則是按照狩獵者的家戶數公平分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48678&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5F5C30FA-1697-4079-826C-06E9F19E11D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6:24:4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78

Id

648678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進行獵物的分配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第39頁,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正在進行獵物的分配工作。 布農族的獵場劃分方式,通常以明顯的自然地形為界線。獵場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同氏族成員可以使用同一個獵場,但必須要送給地主部分獵物當作回報。氏族獵場的排他性極強,要進入別人獵場需要經過交涉。 布農族的狩獵行為,也分為單人、團體或整個部落,前兩者較常見,部落的獵團則是由部落成員組成,需要由領袖決定行動方向。 團隊或團體的狩獵活動中,主要狩獵者可獲得獸皮、生殖器官、頭顱。其他的獸肉則是按照狩獵者的家戶數公平分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6:24:4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進行獵物的分配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39
Id: 282839
Title: 阿里史
Description: 宜蘭境內稱「阿里史」之處有三,其一在羅東,另兩地分別在蘇澳及三星。「阿里史」原指台灣西部巴則海平埔族之「阿里史社」,1804(嘉慶9)年該社結合阿束、東螺、北投、大甲、吞霄等社千餘人翻越中央山脈入

MOC_Id: Culture_Place145500
Id: 145500
Title: 豐山李宅
Description: 本戶民宅為客家族群,早期從關西與高雄岡山分別搬遷而來;曾經受過日本教育,也在年紀稍長後讀過社會大學。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3
Id: 272053
Title: 初鹿部落(Ulivelivek)
Description: 初鹿部落位於臺9線上,距離臺東市區約十五公里。初鹿的地名與「鹿」無關,從卑南語muriburibooku簡化而來,意指「山間無風之地」、「四面環山且天氣穩定之地」,另一說法為「潮溼」之意(因為舊社巴蘭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5
Id: 272135
Title: 森永部落(Mulinaga)
Description: 為臺東縣最南方的一個村落,村外臨台9線,為出入台東地區的門戶。居民於1953年,在當時鄉公所主導下,由排灣族舊社大古以及其他鄰近的附屬部落移至此居住。過程中,一部份家族停留在土坂、台坂、上大溪、金崙等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0
Id: 589430
Title: 森榮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森坂步道入口處
Description: Cilo’ohay部落,漢語稱做森榮部落,位在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教堂森榮部落的天主堂,就位在森坂步道的入口。森榮里在日治時期是林業開發興盛地區,吸引福佬人、客家人與阿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0
Id: 272190
Title: 巴阿尼豐部落(Paanifong)
Description: 巴阿尼豐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興昌村,位於八里溪北岸,都秀山的東南方。當地舊名「八里芒」,為「Paanifong」的漢字近音,有不同的說法:一是因部落曾經發生傳染病,阿美族稱傳染病為「manifong」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85784
Id: 685784
Title: FKKBWIT 台南印尼同鄉互助會
Description: FKKBWIT成立於1998年,全名為Forum Kerukunan Keluarga Besar Warga Indonesia di Tainan Taiwan”(台南印尼同鄉會),是台南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6
Id: 272136
Title: 紅頭部落(Imaorod)
Description: 紅頭位於臺東縣蘭嶼鄉西南隅的紅頭村,西元1946年,與西邊的漁人部落合併成為紅頭村。紅頭原稱imaurutsuru(或imororu),意思為「協商」,另一說為「imororu」意指一堆一堆的人群。在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5
Id: 264855
Title: 客家文化生活廣場
Description: 壽豐鄉客家文化生活廣場於民國102年(2013年)正式啟用,廣場可作客家節慶活動使用,更提供原住民族豐年節慶典、農特產品展示、各社團單位教育訓練之用,達到文化藝術傳承及情感聯繫的功能。壽豐鄉公所為推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3
Id: 589303
Title: 古村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著「古村部落」的標示物,是Swasal部落的入口意象。Swasal部落,漢語稱做古村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40
Id: 732340
Title: 南面而歌活動
Description: 2012年南面而歌活動海報,利用泰雅族文面作為設計元素。「南面而歌」計畫自2011年開始舉辦,是為流行音樂產業人才開發與養成而設計,入選作品除可獲得獎金,更邀請專業音樂製作人在錄音、編曲、專輯製作

MOC_Id: Culture_Event629999
Id: 629999
Title: 蘭大弼陪同家人前往通宵海濱浴場旅遊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除了上山外,也常到海邊、或是日月潭遊玩。1961年高仁愛醫生的母親到台灣探望他們一家,蘭大弼帶領岳母及全家一起去苗栗通霄海濱浴場,這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71
Id: 665171
Title: 發揮新精神、完成新任務
Description: 〈發揮新精神、完成新任務〉,皮以書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三卷第八期(1963)頁1至2。該文為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十三週年時,總幹事皮以書紀念献詞,文中提到目前該會已建立分會

MOC_Id: Culture_Event513945
Id: 513945
Title: 原生小米
Description: 泰雅族最重要的主食就是小米,也是祭典中最重要的作物,可作為小米醃肉、小米麻糬、小米酒、香蕉飯等,再加上小米耐旱又抗病蟲害,耐貯藏,莖桿也可做為牲畜飼料及編製器物,為族人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之作物。然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522
Id: 731522
Title: 活現-1900-1960烏來人的生活影像
Description: 為配合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開館出版,影像內容時間橫跨日治及光復後兩時期,包含目次守著烏來陽光和記憶的雀榕、從生命及部門化教育中學習及成長、烏來勇者的身影、老街與烏來橋、生活與產業並置、團社機制的轉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6
Id: 665246
Title: 中婦聯裝三支會附設金剛縫紉班第三期畢業學生攝影
Description: 這是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裝甲兵旅第三支會第三期附設縫紉班畢業留影,拍攝時間為1950(民國39)年11月11日,拍攝地點台中,裝甲兵第三總隊(前身為戰三團),團體臂章圖案為「金剛」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273
Id: 296273
Title: 蘇罔市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放牛的畫面。故事講述蘇罔市過去在農村的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5
Id: 272115
Title: 魯拉克斯部落(Rulakes)
Description: 魯拉克斯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壢坵村,北邊以太麻里溪和嘉蘭村為界,南部山地與大武鄉土坂村相鄰,東臨太麻里鄉多良、金崙兩村,西部山地約以南大武山、茶仁山、衣丁山稜線和屏東鄉瑪家、泰武、來義等相鄰。壢坵村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0
Id: 732230
Title: 日治泰雅族老者(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方巾長衣的長袖織紋是南澳群的特有織紋,以浮織及多色排花為主,在背面又多加一組平紋將背面的浮長覆蓋,顯緯、挑花技法完成。經紗是以白色麻紗為底;緯紗

MOC_Id: Culture_Place140856
Id: 140856
Title: 黃家日式房屋遺址
Description: 屋主年輕時曾經為了躲避政府的人力徵招,便跑到豐山山上,雖與日本人偶有互動,但待戰爭結束後才下山到回到現遺址所在地。並代管此日式建築房屋(名為代管實際上即為繼承),後屋主父親用便宜的價錢買下此屋,曾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91
Id: 589391
Title: 哈拉灣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雕塑為哈拉灣部落的入口意象。Harawan部落,漢語稱做哈拉灣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1899)日本民族學者伊能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5
Id: 264845
Title: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
Description: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為吉安鄉客家藝文展演的重要場所,旨在向各個世代的花蓮居民,傳承客家族群文化。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中正路2段58號,南埔公園旁。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7
Id: 272137
Title: 漁人部落(Iratay)
Description: 漁人部落位於臺東縣蘭嶼鄉,西元1946年與東南邊的紅頭部落合併成為紅頭村,有一稱為「iratay」,意思為「必經之路、交通要道」。另一稱為「ilasapen」,因位於山腳下,曾經遭受洪水沖積而形成的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1
Id: 272131
Title: 振興部落(Muliyaw)
Description: 振興部落位在振興村1、2、5至12鄰,池上車站西南南方約9公里處,卑南溪左岸。北方為富興村;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泰源村;南方為關山鎮電光里;西方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新福里相望。縣道197號為部落重要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3
Id: 732223
Title: 日治泰雅族(屈尺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泰雅族男女兩人皆有明顯的完整文面,男子有額紋與頤紋,女子有額紋與頰紋,顯示拍攝時間非常早。女子頰紋窄、角度小,為北部泰雅族的文面特徵,應該屬於區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166
Id: 283166
Title: 彭黃來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彭黃來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彭黃來為國共內戰影響下,跨洋遷徙來到台灣東部的廣東籍移民。其遷來時間為1946年左右,由於當時候國共馬上

MOC_Id: Culture_People608560
Id: 608560
Title: 顏姝珍(Ipuy Nomin)
Description: 編織工藝師顏姝珍(Ipuy Nomin)出生宜蘭縣大同鄉松羅部落,為「伊那哈高流古」工作坊負責人,以文化傳承不是口號而是長期實踐的精神,從事泰雅編織技藝的推廣工作。她回想第一次接觸織布是1996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88
Id: 732288
Title: 1995松羅秋月夜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於1995年9月9日於宜蘭縣大同鄉松羅部落舉行傳統部落式的中秋節活動,該活動主要以復振過去祖先在秋天月圓時舉行收穫祭的模式為範例,移居到松羅部落後大多數的族人都沒有經歷過所謂的收穫祭儀,該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9
Id: 589599
Title: 新夏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新夏部落街景。Singsiya部落,又稱新夏部落,原屬達固部灣大部落,清代原以十六股(花蓮市美崙山的西北隅)為部落主要範圍,遵行部落自然自治規範生活,但隨著大量漢人湧入開墾,使用各種手段強

MOC_Id: Culture_Event284390
Id: 284390
Title: 南山檜木偷砍事件的Sbalay(泰雅族和解)
Description: Sbalay在泰雅族語的意思是真心的和解,過去部落與部落間或著是族人之間發生爭鬥都是以Sbalay來弭平;然而Sbalay要透過儀式來進行由祖靈和兩造當事人和部落全體族人來見證始能發生和解的效力。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4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8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1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1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